-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家沟隧道爆破方案
郧十一级公路第五合同段
刘家沟隧道爆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隧道区山脊总体走向呈南北向,隧道轴线为弧形,呈东北~南西向穿过山脊。
右线隧道进口段位于冲沟,上部地层为冲洪积层,表层为水塘,自然边坡坡度为3~5゜。出口段位于山坡坡麓,岩石裸露,自然坡度28~30°。
左线隧道进口段位于冲沟沟谷,上部为冲洪积层,自然边坡坡度为12~15°,出口段位于山坡坡麓,上部岩石空前裸露,出口处为冲洪积地层,自然坡度为29~30°。
2、工程特点
本隧道为公路分离式隧道,左线长480米,其中Ⅴ级围岩(含明洞10米)370米,Ⅳ级围岩110米;右线长490米,其中Ⅴ级围岩(含明洞15米)260米,Ⅳ级围岩230米。
隧道位于构造侵蚀中低山区,沟谷发育。受季节影响,雨季水量大,旱季水量小。
隧道进口段位于冲沟地带,有地表水体从隧道进口段上部通过,汇水面积大。隧道顶部为含碎石粘性土和强风化岩层,其透水性、富水性较好,且位于隧道浅埋段,预测隧道雨季开挖时会产生淋雨状或涌水状出水。
隧道出口段位于坡角靠近冲沟或冲沟中,隧道顶部为强风化岩层,其透水性、富水性较好,且位于隧道浅埋段,预测隧道雨季开挖时会产生淋雨状或涌水状出水。
隧道洞身段施工时,不会出现较大涌水、涌泥现象,可能出现渗水和滴水。
隧道进出段施工时,应做好防、排水措施,并避免在雨季施工。若在雨季施工时,应加强排水防渗及堵漏处理,同时加强支撑和防护。
隧道采取进口端掘进,由进口往出口为下坡掘进。采用柔性初期支护体系,结构的衬砌型式为曲墙复合式衬砌,即以锚杆、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工字钢架、超前导管高压预注浆、超前预支护等为初期支护,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为二次防水衬砌。
本隧道设计石方爆破数量为12万方,施工时应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1)施工地段位于隧道内,进行爆破施工必须考虑围岩渗水对其影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2)隧道石方爆破主要集中在隧道内,围岩变化大,节理发育,断层,岩石强度较底,爆破参数设计时应根据其地质特征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
二、施工方案的选择
1、设计原则
使用钻孔台车钻眼,钻眼时加强测量工作,严格控制炮眼特别是周边眼的位置、外插斜率及装药量,确保达到预定的爆破效果。采用毫秒雷管进行分段微差爆破。施工时根据爆破效果及实际现场情况调整爆破参数。掏槽眼尽量布置于岩层较软弱部位,提高钻爆效果。随着掘进的推进,适当调整炮眼长度,以利于达到正规循环作业。硬岩(30Mpa)采用光面爆破,软岩(30Mpa)采用预裂爆破。
2、施工方法的选择
隧道Ⅳ(b)、Ⅳ(a)级围岩拟采用台阶法开挖,采用光面爆破;V级围岩根据围岩具体情况可采用侧壁导坑法、七步法及上下台阶法开挖。侧壁导坑法、七步法拟采用预裂爆破爆破。施工时要根据围岩岩质、节理发育等情况结合现场综合考虑,动态调整开挖及爆破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确保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三、爆破参数设计
光面爆破设计
1、爆破参数设计
钻孔作业采用直径为42mm的凿岩机钻眼施工。单位炸药消耗量是计算炮眼数目的重要依据, Ⅳ(b)级围岩上台阶钻眼深度3.1m,下台阶钻眼深度3.1m,每循环进尺2.5m;Ⅳ(a)级围岩上台阶钻眼深度2.0m,下台阶钻眼深度3.1m,每循环进尺2.0;周边眼间距40cm;
药量计算采用以下公式:
Q=qSL (Kg)
式中q—爆破每1m3岩石用药量(kg/m3)
S—断面面积(m2)
L—炮眼深度(m)
2、起爆网络设计
因为在隧道内施工,宜使用电雷管起爆,起爆方法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和大段位毫秒微差爆破网络,孔内采用1、3、5、7、9、11、13段雷管,孔外用电雷管为引爆雷管联结,起爆破设计见下:《刘家沟隧道IV(b)围岩钻爆设计》、《刘家沟隧道IV(a)围岩钻爆设计》
3、装药结构形式
A、掏槽眼
掏槽眼采用楔型掏槽形式,其布置见下图:
掏 槽 眼 布 置 示 意 图
为提高爆破效果,在1、2、3、4号眼中间上下各打一个φ100的中空孔,中空孔采用水平钻机打眼,孔径=10cm,打眼深度一次可达10余米,既是中空眼也作为地质超前探孔。
B、辅助眼
辅助眼布置参数为:钻孔直径d=42mm
炮孔间距a=80~100cm(视围岩硬度而调整);
最小抵抗线W=80cm;
孔深为进尺长度+10cm;
药卷直径采用φ25mm。
为提高爆破效果,减少粉尘。掏槽眼、辅助眼采用水压爆破新工艺,水压爆破装药结构如图所示:
水压爆破装药结构示意图
C、周边眼
周边眼布置参数为:炮眼直径d=38mm;
炮孔间距a=40~80cm
孔深为进尺长度+10cm;
装药直径均采用φ20的小药卷间隔装药。
间隔装药结构如周边眼装药结构图所示。
周边眼装药结构图
4、起爆顺序
掏槽眼→扩槽眼→辅助眼→周边眼(起爆顺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