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灾害历史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灾害历史的研究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灾害历史的研究    [摘 要]1933年叠溪发生7.5级大地震是的川西北地区爆发的较为严重的地震之一,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和震区的实际状况,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济赈济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救援了灾区,保障了震灾区人民正常的生活生产,但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只是形式上的统一,中央与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救援方法同时医疗条件的落后、物资匮乏也影响救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叠溪地震;次生水灾;民国政府;救灾赈济   地震灾害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川西北地区是我国地震频发的地区之一,川西北地区大致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带,1933年叠溪7.5级大地震即川西北地区的典型地震之一。   1.地震概述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茂县叠溪发生7.5级大地震,“中华民国廿二年八月望日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军事委员会、内政部、财政部、赈务委员会钧鉴:顷准邓军长锡侯电称,茂县八月望日午后二时许地震,势极汹涌。据调查报称.......四川省政府叩,阳印”。[1](P.292)   2.地震活动构造及震灾   地震区位于松潘的南北向活动构造带与秦岭东西构造带南缘西段的较场弧形构造带复合的部位。叠溪地区及周围的60多个城镇、村寨全部覆灭,“叠溪西路,岷江重要支流皆在江之西岸,盖西岸毗连青海高原,山深谷广,源远流长。合山谷中番寨林立,皆以片岩和粘土砌成平顶房屋,随山上下鳞次成村,又多叠石成碉楼,高十数久建筑精美坚固,多宋、元以来遗物。每十数家或数家即成一寨。在叠溪之上,大桥西侧,有松坪沟,山寨极多,.....等寨,为小姓寨,及叠溪所属四大寨,松坪沟内外五寨分布之地,沟长约八十里。往西过山可通龙坝及芦花,黑水番地,为汉番交通要道。沟谷颇宽耕种极盛。地震时万石飞空,青岩下坠,四郊龟裂,黑气上腾。各堡寨亦木石相击,土石横飞,每一碉楼倒下,则轰然一声,覆压数亩之内,木石全摧,人畜遇此,殊难幸免。松坪沟之山寨因大部为碎石所理,震后几全体覆灭,死亡人数据茂县政府调查在三干人左右。”“叠溪北路,叠溪以北至平羌沟一带,皆为山崩地裂震动剧烈之区,而东北至沙湾、晋安一带,皆残破不全,群山如剥。但向北走则凡五十里之地皆为冷衫出产之地,所有房屋多以木建。故往北至距三十里之太平镇,所见之房屋震坏倾斜者虽多,而完全倒坍者仅贫苦家所住之平房,为数实寥寥无几........凡在叠溪以北所见之展坏房屋,皆系向北方倾斜,可见此一段途程中震动之力系自叠溪而北也。”“叠溪南路,叠溪南至小关于一带,皆属剧烈震动之区,其由小关于到两河口道路断绝。黄草坪南约五里之老龙湾,当山崩时山上泥土随岩崩下,成一泥流斜挂半山,向西南直流入河中,干后成一片黄土,宽及半里,长约二里。附近村■黄草坪、排山营、水沟子等皆完全震倒。排山营为明洪武十一年大军西征至此所建,至是完全毁灭。玛脑顶在叠路南廿里,有居民三十余家,震后仅余一庙及一木材房屋末钢,死五人。附近之诸小寨如虎子坪亦大部展倒,伤亡甚多。”“受灾巨烈者除叠溪外,则当以岷江西岸黑水流域之范围为最。据当地人之报告,谓该区内之山,有许多塌下变为沙地。土房间坍者约十之七、八,因房屋倒坍压毙之人、亩则又不计其数矣。可见灾情重大当以该区为最,震央及震源所在必不出该区之范围。”[2](P.298-301)叠溪台地有大规模的崩塌,较场坝也崩溃,岷江被堵塞,形成了四个“地震湖”。山崩地裂,城墙倒塌十余丈,岷江断流江水倒流,银屏岩、大桥和叠溪的三处大山倒塌最严重,形成了三个堰坝,其中叠溪堰坝最高高达260米,堰坝将岷江水阻拦,因此导致江水倒流淹没沙湾一带房屋,据统计本次地震死亡者约6800多人,失踪者2500多人,伤者1900多人,牲畜死亡9600多头。房屋倒塌5000多间。其中松平沟死亡3200多人、伤者400多人,叠溪镇死亡600多人,茂县房屋倒塌三分之一、汶川房屋倒塌十分之三、松潘房屋倒塌十分之三,其他地震区或多或少亦有房屋倒塌的情况。叠溪镇、松平沟田地、房屋均遭完全覆灭,其他各地的田地、房屋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淹没和损毁。   3.次生水灾   叠溪大地震除了本身的震灾危害外,还伴随着此生水灾灾害,大地震造成的山崩地裂造成了岷江断流,江水倒流,其支流多处断流在岷江上流形成了多个堰塞湖,第一处陷落在的叠溪城小桥附近,第二处位于在鱼儿寨与叠溪较场坝之间,也是最大的堰塞湖,第三处陷落在在观音岩、银屏岩到沙湾、泉水及太平一带,这三处是岷江正流处的堰塞湖,岷江支流也存在着三处堰塞湖。地震灾后又形成积水,积水暴溃又成水灾,十月九日,因地震和雨水积压,绵雨多日,雨水增加,地又震动,沟内积水暴溃,使松坪沟内岷江支流的两处堰塞湖涌入岷江正流最大的堰塞湖即鱼儿寨和大桥一带,堤坝溃决,大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