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在小儿口咽部肿物切除术全麻60例临床的应用.docVIP

七氟醚在小儿口咽部肿物切除术全麻60例临床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氟醚在小儿口咽部肿物切除术全麻60例临床的应用

七氟醚在小儿口咽部肿物切除术全麻60例临床的应用   【摘要】 目的 分析七氟醚在小儿口腔、鼻咽部肿物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方法 60例年龄3~14岁小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接受气管插管全麻:Ⅰ组使用8%七氟醚诱导,3%浓度维持;Ⅱ组采用8%七氟醚,芬太尼3 μg/kg,阿曲库胺0.4 mg/kg诱导,3%七氟醚维持。监测术前、切肿物时、手术开始后15、30、6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血压。记录诱导至插管时间、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术毕至拔管时间。结果 Ⅰ组诱导至插管时间长于Ⅱ组(P<0.05),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毕至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1)。与术前相比Ⅱ组切肿物时、手术开始后15 min的心率减慢、血压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切除肿物时、手术开始15 min的心率明显增快、血压明显升高(P<0.05)。结论 8%七氟醚诱导、3%七氟醚维持全凭吸入麻醉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安全性高。   【关键词】 七氟醚;小儿;全身麻醉   七氟醚诱导迅速、无刺激性、起效快、代谢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掌握,有着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越来越广泛用于临床麻醉。但在小儿口咽部肿物切除术全麻鲜见有观察报道。本文通过60例患儿口咽部肿物切除术全麻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儿,年龄3~14岁,体重10~50 kg,ASA1~2级,其中双侧扁桃体肿大20例,巨大声带肿物5例,会厌肿物12例,鼻咽增殖体23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采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Ⅱ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七氟醚、阿曲库胺、芬太尼)。   1.2 方法 患儿入室后,Ⅰ组采用面罩给氧,七氟醚吸入诱导,浓度为8%,氧流量为5 L/min,待患儿安静、肌肉松弛、睫毛反射消失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七氟醚吸入维持,浓度3%,氧流量为2 L/min,潮气量10 ml/kg,缝皮时停止吸入七氟醚,手术结束将氧流量增加为5 L/min,直至拔管;Ⅱ组采用8%浓度七氟醚诱导,氧流量为5 L/min,芬太尼3 μg/kg,阿曲库胺0.4 mg/kg,术中吸入3%七氟醚维持,氧流量1.5 L/min,潮气量10 ml/kg,缝皮时停止吸入七氟醚,手术结束将氧流量增加至5 L/min,直至拔管。   1.3 观察指标 记录诱导至插管时间、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记录术前、切肿物时、手术开始15、30、60 min、缝皮时心率、收缩压,拔管标准为不耐受气管插管,患儿睁眼。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拔管时无躁动、无呃逆、喉痉挛等不良反应。与术前相比,Ⅱ组切肿物时、手术开始15 min心率减慢,收缩压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相比,切肿瘤时、手术开始15 minⅠ组的心率明显增快、收缩压明显升高(P<0.05)(表1)。Ⅰ组诱导至插管时间长于Ⅱ组(P<0.05),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毕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1)(表2)。      表1 两组患儿心率、收缩压的比较(x±s)      注:与术前相比,aP<0.05;与Ⅱ组相比,bP<0.05   作者单位:154600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表2 两组患儿插管、自主呼吸恢复、术毕至拔管时间的比较(min,x±s)      注:与Ⅱ组相比,aP<0.05,bP<0.01   3 讨论   咽喉部是吸入空气与摄入食物的共同通路。口咽部肿物切除手术与麻醉共用一气道,而麻醉医生不能接通气道,且使手术医生容易操作,减少患儿恐惧记忆,所以选择麻醉要具有良好的镇静、肌肉松弛、控制咽喉和咳嗽反射的作用,围术期要保护好气道通畅,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   七氟醚是近年来临床新型吸入麻醉药,具有血气分数(0.63)[1]低,吸收、起效、恢复快和刺激性小等优点,因此适合小儿麻醉。国内有文献报道儿童使用七氟醚诱导浓度为5%[2],但我们经过临床应用发现5%浓度七氟醚对于小儿入室后恐惧哭闹仍然难以接受。由于增加七氟醚8%浓度,明显缩短患儿意识消失时间和诱导时间[3]。可以看到Ⅰ组和Ⅱ组的诱导至插管时间均很短,Ⅱ组明显短于Ⅰ组,提示8%七氟醚浓度可以很好地满足小儿诱导、插管条件,缩短诱导时间,如果复合镇痛药和肌松药,可以进一步缩短诱导时间。   七氟醚可以使收缩压在诱导期下降20%,维持期略有升高,下降10%,心率略有减慢,维持期可以恢复正常。但Ⅰ组切肿物时心率、收缩压与术前相比差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全凭吸入麻醉的镇痛效果不如静吸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