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品种甜叶菊糖苷含量分析的研究
不同品种甜叶菊糖苷含量分析的研究
摘要 引进国内优良的甜叶菊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栽培研究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引自江苏的甜叶菊品种ZS-3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最高,分别为7.69%和12.39%,达极显著水平,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以期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甜叶菊;不同品种;糖苷;含量
中图分类号 S5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081-02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又名甜菊、蜜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阿曼拜山脉,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糖料作物[1]。整株含有糖苷,可作甜味剂,以叶片甜度最高,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其安全性已得到国际FAO和WHO等国际组织的认可,因而甜叶菊糖苷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用化工、酿酒、化妆品等行业,并且较应用蔗糖可节省成本70 %。据试验表明,甜叶菊糖苷不但对人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相反,它还有降血压、强壮身体、治糖尿病等药用价值[2]。
甜菊糖苷主要存在于甜叶菊的叶中,是一类四环二萜类衍生物,其主要糖苷成分为甜菊糖苷和莱苞迪苷,此外,还有瑞苞糖苷C、D、E等几种微量甜味成分,其中甜菊糖苷甜度为蔗糖的300倍;莱苞迪苷A甜度为蔗糖的450倍,且甜味最接近蔗糖,其他组分含量都较少。甜菊糖苷易溶于水和酒精,与蔗糖、果糖、麦芽糖、异构化糖等混合使用,不仅口味更佳,同时也可提高甜度,不影响食品的凝固性、粘稠性,并且有非着色性,不会发生像蔗糖那样的褐变现象。鉴于此,甘肃省药物碱厂与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合作,从江苏、安徽、四川、河北等地引进国内甜叶菊优良品种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生态适应性栽培研究,筛选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栽培,为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科技创新示范园,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地势平坦,气候干燥。平均海拔1 740 m,多年气象数据统计,年均蒸发量为2 114 mm,年均气温为7.10 ℃,年均日照时数3 060 h,≥10 ℃的有效积温2 955.2 ℃ ,全年无霜期157 d,1月最低气温-23.9 ℃,7月最高气温35.2 ℃。试验地为灌淤土,土层深厚,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2009年从江苏、河北、安徽、四川等地引进甜叶菊优良种质资源7个,其中,江苏省品种为ZS-4(叶形特征:柳叶形,叶表有细茸毛,边缘微齿)、ZS-3(叶形特征:柳叶形,叶表有细茸毛,边缘微齿);河北省品种为HX-2(叶形特征:椭圆形,叶表有细茸毛,边缘微齿);安徽省品种为HY-1(叶形特征:柳叶形,叶表有细茸毛,边缘微齿)、ZY-1(叶形特征:椭圆形,叶表有细茸毛,边缘微齿);四川省品种为GA-4(叶形特征:长椭圆形,叶表有细茸毛,边缘微齿)、GA-3(叶形特征:长椭圆形,叶表有细茸毛,边缘微齿)。
1.3 测定方法
甜叶菊糖苷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3-7]:BECKMAN 110B高效液相色谱仪,UV200Ⅱ紫外检测器,C-RIB数据处理系统。以研碎的甜叶菊干叶为样品进行测试,色谱柱-NH2基柱,流动相:乙腈∶水=75∶25,柱温为30 ℃,流速为0.6 mL/min,进样量为20 μL,紫外检测器波长210~400 nm。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应用软件和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甜叶菊甜菊糖苷含量差异比较
不同品种甜叶菊甜菊糖苷含量差异比较结果见图1。参试的7个甜叶菊品种甜菊糖苷含量在1.86%~4.27%,其中引自江苏的甜叶菊品种ZS-4甜菊糖苷含量最高,达到4.27%,较平均高23.77%,与其他甜叶菊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2.2 不同品种甜叶菊莱苞迪苷C含量差异比较
不同品种甜叶菊莱苞迪苷C含量差异比较结果见图2。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甜叶菊品种莱苞迪苷C含量在0.33%~1.18%,其中引自安徽的甜叶菊品种HY-1莱苞迪苷C含量最高,达到1.18%,与其他甜叶菊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2.3 不同品种甜叶菊莱苞迪苷A含量差异比较
不同品种甜叶菊莱苞迪苷A含量差异见图3。参试的7个甜叶菊品种莱苞迪苷A含量在4.09%~7.69%,其中引自江苏的甜叶菊品种ZS-3莱苞迪苷A含量最高,达到7.69%,较平均高49.61%,与其他甜叶菊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2.4 不同品种甜叶菊总苷含量差异比较
不同品种甜叶菊总苷含量差异比较结果见图4。参试的7个甜叶菊品种总苷含量在6.28%~12.39%,其中引自江苏的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