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声声闹节庆.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歌乐声声闹节庆

歌乐声声闹节庆 执教年级:七年级 春节序曲 步步高 常用的表情术语 有生气的、活跃的 如歌的 优雅的 华丽的、壮丽的 悲哀的 辉煌的 诙谐的 恬静的 热情的、鼓舞的 强大地、豪爽地 。。。。。。 步步高 吕文成(1898-1981):广东音乐作曲家,演奏家。广东中山人。擅长演奏的乐器有高胡、扬琴。30年代首创钢丝二胡(即高胡),并采用两腿夹琴筒的演奏方法,大大地丰富了高胡的表现力,使高胡成为广东音乐中独特的主奏乐器。 代表作有:《平湖秋月》、《步步高》、《醒狮》、《蝶恋花》、《青梅竹马》、《蕉石鸣琴》等广为流传。其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传统的广东音乐风格,又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优点,曲调优美流畅,节奏生动活泼,闻之令人耳目一新。 吕文成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家,善于借鉴吸收各种民族音乐的技巧,将它们融入广东音乐中,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演唱家(子喉[青衣]),他唱的粤剧行腔自如,吐字清晰,圆润悠扬,饮誉艺坛,多次出国演出,深受好评。 广东音乐 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目前所用的乐器有高胡、扬琴、秦琴、洞箫、大阮、中胡等,以高胡为主奏乐器,其中“滑指”是广东音乐最具特色的演奏手法 。 经典曲目:何柳堂的《赛龙夺锦》、《鸟惊喧》、《醉翁捞月》、《七星伴月》;吕文成的《步步高》、《平湖秋月》、《醒狮》、《岐山凤》、《礁石鸣琴》;尹自重的《华胄英雄》及易剑泉的《鸟投林》等。 过年的音乐 《步步高》:《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名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 《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曲名寄寓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道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 年的传说 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 欢欢喜喜过大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 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 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 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 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才渐渐平静…… 欢欢喜喜过大年——传统习俗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 先来祭灶——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 崇敬之情的表达。 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并不是象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噼叭之声,惊吓鬼怪。 欢欢喜喜过大年 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现代的春联意在于渲染年节气氛,祝吉求祥,已经失去了旧时春联的驱辟作用,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年节饮食很多,诸如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等。 对春联 爆竹声声童年去,------------------- 江南丝竹丝竹声声声入耳,-------------------- 一枝粉笔写下千秋业绩,------------------ 春联集锦 爆竹声声童年去,春风暖暖少年来。 江南丝竹丝竹声声声入耳,北方锣鼓锣鼓震阵阵传情。 一枝粉笔写下千秋业绩,一颗真心哺育代代精英。 正月十五——闹元宵 音乐我来“建” 请说出这首音乐可以分为几段? 说出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段的。 秧歌调 秧歌是中国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它流传于中国北方汉族地区,通常于传统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广场表演。因源于农民劳动生活中所唱之歌而得名。 演奏提示:注意秧歌调的节奏特点——附点节奏;前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感。 欢乐中国年 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百年梦已圆,千年手相牵,中国走进新时代。 恭喜恭喜中国年,五谷丰登笑开颜; 恭喜恭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