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iMax系统及其QoS机制的研究
WiMax系统及其QoS机制的研究
摘要:光纤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骨干网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造成接入网成为业务的“瓶颈”。宽带无线接入系统WiMax具有带宽利用率高、覆盖范围大以及支持移动性等优点,是采用无线方式打破接入网“瓶颈”的重要一步。WiMax系统虽然给接入网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但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比如无线环境中的安全保证、动态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等,特别是QoS机制,是复杂通信环境中提供可靠的端到端业务的重要保证。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加以解决。
关键词:WiMax系统;服务质量;IP网络
Abstract:The wide application of optical fiber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bearing capability of the bone network. However, communication services have a bottleneck at the access network. WiMax system, a kind of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enabl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bandwidth, has a broad coverage, and supports mobilit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ireless solution to the bottleneck at the access network. Though WiMax system brings a lot of new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access network, it also brings new problems as of security in wireless environment, dynamic resource management,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especially QoS tha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reliable end-to-end services in complex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WiMax system in practice and work the problems out.
Key words:WiMax system; QoS; IP network
2004年10月支持固定接入的IEEE 802.16-2004[1]规范正式发布,2005年4月Intel公司发布了第一款支持IEEE 802.16-2004的芯片――Pro/Wireless 5116,同月Alavrion公司宣布推出基于这一芯片的客户端实验室样机。到2005年底WiMax论坛成员达到350个,WiMax系统成为通信界的一个热点话题。
2005年底发布的802.16e-2005[2]增加了对移动性的支持,将WiMax技术又推进了一大步。一系列相关信息预示着WiMax正逐步从技术研究走向实际应用。
1 WiMax系统的主要特性
目前,经历了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未来通信网络有了基本共识,即围绕着业务的开发、引入和使用,希望未来的通信网络具有良好的带宽特性、良好的互操作性、端到端的服务质量(QoS)保障机制和强大的业务支持能力。光纤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骨干网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接入网成为业务“瓶颈”,对于无线系统更是如此。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标准在R99版本中,在5 MHz带宽上,下行峰值速率达到384 kb/s;在R5版本中,下行峰值速率提高到14 Mb/s。在3GPP2的CDMA2000 1x EV-DO的RevA版本中,在1.25 MHz带宽上,反向峰值速率可达到3.1 Mb/s。但是对于快速增长的数据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3G系统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作为通信新技术,WiMax系统的出现和进展源于这一系统从开始就考虑到未来通信网络的需求,并融入了先进的无线技术,使之具备并逐步增加应对未来通信需求的能力。IEEE 802.16空中接口和WiMax系统具有以下特性:
(1)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先进传输技术,具有大带宽特性。理想传输环境下,在20 MHz带宽上,可实现75 Mb/s的传输速率,带宽利用率可以达到
3 bp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