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docVIP

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

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   摘 要: 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在中国仍呈蔓延趋势。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研究的目标可以是媒介昆虫(松墨天牛),也可以是松材线虫。本文综述了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8)01-0051-05   Advances in Biological Control Targeting on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Xu Hongmei(1) Zhao Qing(2) Yin Tao(2)   (1.Hubei Academy of Forestry Wuhan 430075;2.Hubei Forest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Station Wuhan 430079)   Abstract: As a destructive disease , pine wilt disease remained propagating trend in China.Biological control could target on insect vector(Monschamus alternatus) or pathogenic nematodes (B.xylophilus).Advances in biological control targeting on B.xylophilu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Pine wilt disease;B.xylophilus;biological control   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属国际重要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中国、韩国、朝鲜、法国、尼日利亚和葡萄牙等多个国家。目前,中国松材线虫病仍呈发展蔓延趋势,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1]。   国内外一直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有营林技术、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几大类。总体说来,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防治成本高,部分地区松材线虫防治经费甚至高于松树经济价值;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易产生3“R”问题,即残留(residue)、抗性(resisitance)、再猖獗(resurgence),尤其是杀线药剂毒性很强,隐患多。近年来,人们注重利用具有杀线活性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对松材线虫病开展生物防治研究。   松材线虫由媒介昆虫―松墨天牛从患病木中携带而出,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或产卵时侵染到健康树中。松材线虫(病原线虫)、松墨天牛(传播媒介)和松树(寄主)三者之间的生物学联系构成了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的目标可以是传播媒介松墨天牛,也可以是松材线虫(或其携带的致病细菌)。目前有关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研究和利用报道较多,直接以松材线虫或其携带的致病细菌为靶标的生物防治研究相对薄弱。   1 松材线虫生防真菌   对于松材线虫具有生防潜力真菌可分为捕食真菌、内寄生真菌和产毒真菌几大类。   1.1 捕食松材线虫真菌   捕食线虫真菌是自然界中广为分布的线虫天敌,能产生捕食器官捕食线虫。捕食性真菌捕捉线虫的方式一是收缩环捕捉器套住松材线虫,从而杀死线虫并在虫体内繁殖;另一方式是三维菌网粘缠线虫,从而致死线虫,吸收其营养并在其体内繁殖。   Saiki等从松树汁液中分离到一种捕食性真菌-节丛孢属真菌(Arthrobotrys sp.),对松材线虫病具有防治效果[2]。莫明和等研究表明,指状节丛孢(A.dactyloide)的3个菌株对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均表现出较高的捕食率,接种7 d后对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捕食率分别达到了98.08%,91.16%,86.30%和96.28%,90.45%,85.38%[3]。鄢小宁等从海南橡胶根围土壤分离到了一株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真菌,该菌对松材线虫捕食作用较强,在CMA培养基上捕食率最高[4]。Wang等对2个Drechslerella dactyloides菌株研究表明,2个菌株对松材线虫均具有很高的捕食能力,其中一个菌株接种24 h后捕捉力可达100%[5]。   1.2 内寄生真菌   Esteya vermicola是首例报道的松材线虫内寄生真菌,其新月形孢子能黏附在线虫虫体上诱导其感染。Wang等从森林土壤中感病的线虫体内分离出多个E.vermicola新菌株,生测表明其中一个菌株在4~5 d内就能感染致死几乎全部供试松材线虫,温室试验和2年林间试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