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压轴题自编49题.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数学压轴题自编49题

(一). (2012?朝阳一模)如图甲,在△ABC中,E是AC边上的一点, (1)在图甲中,作出以BE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BDEF,使D、F分别在BC和AB边上; (2)改变点E的位置,则图甲中所作的平行四边形BDEF有没有可能为菱形?若有,请在图乙中作出点E的位置(用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解:(1)过点E分别作ED∥AB交BC于点D,EF∥BC交AB于点F,四边形BDEF即为所求. (2)先作∠ABC的平分线BE交AC于点E,再过点E分别作ED∥AB交BC于点D,EF∥BC交 AB于点F,四边形BDEF即为所求.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M交AC于点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  ) 、A.5 B.6 C.7 D.8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 ﹣1 . 解:如图所示:∵MN,MA′是定值,A′C长度的最小值时,即A′在MC上时, 过点M作M⊥DC于点F, ∵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 ∴CD=2,∠ADCB=120°, ∴∠FDM=60°,∠FMD=30°, ∴FD=MD=, ∴FM=DM×cos30°=, ∴MC==, ∴A′C=MC﹣MA′=﹣1. 故答案为:﹣1. (二十)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x﹣4)(k为常数,且k>0)与x轴从左至右依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经过点B的直线y=﹣x+b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为D. (1)若点D的横坐标为﹣5,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有点P,使得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k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设F为线段BD上一点(不含端点),连接AF,一动点M从点A出发,沿线段AF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F,再沿线段FD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D后停止,当点F的坐标是多少时,点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用时最少? 解答: 解:(1)抛物线y=(x+2)(x﹣4), 令y=0,解得x=﹣2或x=4,∴A(﹣2,0),B(4,0). ∵直线y=﹣x+b经过点B(4,0), ∴﹣×4+b=0,解得b=, ∴直线BD解析式为:y=﹣x+. 当x=﹣5时,y=3,∴D(﹣5,3). ∵点D(﹣5,3)在抛物线y=(x+2)(x﹣4)上, ∴(﹣5+2)(﹣5﹣4)=3, ∴k=. (2)由抛物线解析式,令x=0,得y=k,∴C(0,﹣k),OC=k. 因为点P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所以∠ABP为钝角. 因此若两个三角形相似,只可能是△ABC∽△APB或△ABC∽△ABP. ①若△ABC∽△APB,则有∠BAC=∠PAB,如答图2﹣1所示. 设P(x,y),过点P作PN⊥x轴于点N,则ON=x,PN=y. tan∠BAC=tan∠PAB,即:,∴y=x+k. ∴D(x,x+k),代入抛物线解析式y=(x+2)(x﹣4), 得(x+2)(x﹣4)=x+k,整理得:x2﹣6x﹣16=0, 解得:x=8或x=2(与点A重合,舍去), ∴P(8,5k). ∵△ABC∽△APB, ∴,即, 解得:k=. ②若△ABC∽△ABP,则有∠ABC=∠PAB,如答图2﹣2所示. 与①同理,可求得:k=. 综上所述,k=或k=. (3)由(1)知:D(﹣5,3), 如答图2﹣2,过点D作DN⊥x轴于点N,则DN=3,ON=5,BN=4+5=9, ∴tan∠DBA===,∴∠DBA=30°. 过点D作DK∥x轴,则∠KDF=∠DBA=30°. 过点F作FG⊥DK于点G,则FG=DF. 由题意,动点M运动的路径为折线AF+DF,运动时间:t=AF+DF, ∴t=AF+FG,即运动时间等于折线AF+FG的长度.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折线AF+FG的长度的最小值为DK与x轴之间的垂线段. 过点A作AH⊥DK于点H,则t最小=AH,AH与直线BD的交点,即为所求之F点. ∵A点横坐标为﹣2,直线BD解析式为:y=﹣x+, ∴y=﹣×(﹣2)+=2, ∴F(﹣2,2). 综上所述,当点F坐标为(﹣2,2)时,点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用时最少.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3) (三十四)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