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的研究.docVIP

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的研究

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的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分析目前云南发展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旨在为我国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发展开辟更广阔的路径,从而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间工艺;发展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708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产业化被人们所重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间工艺也悄然发生变化,民间工艺产业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云南是特色民间工艺最多的省份之一,发展民间工艺产业化对云南经济有重要作用。   1云南特色民间工艺资源状况及发展现状   11民间工艺资源现状   111制陶工艺   云南傣族自古喜爱陶具,各种自制的陶具被广泛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和佛事活动中。傣族的制陶工艺称得上是傣族文化的活化石,陶器制作在用料上特别讲究,均采用泥土加砂石料,用露天焙烧或者封闭半焙烧等多种方法进行制作。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许多村寨至今还保留着最原始古朴的方法来制作陶器,用这些方法做出的陶具煮出的食物易熟味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112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是流传于云南省民间的一种著名铜制工艺品加工工艺,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始创于清朝雍正年间的石屏县,至今为止已有280多年历史,2011年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乌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其熔化后走入花纹图案的刻痕中,冷却后经过打磨、抛光等技术处理后,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其色彩古色古香,典雅别致,是礼中佳品。   113斑铜   斑铜的魅力是无法阻挡的,作为云南特有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斑铜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1914年,由云南会泽铜匠制作的“斑铜鼎”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向世界展示了它隽永的魅力。斑铜工艺的制作十分复杂而严格,它讲究的是“妙在有斑,贵在浑厚”,它在铸造上以高品位的铜基合金原料,经过精心的铸造成型,细心打磨后呈现出褐红色的表面,厚重古朴,其色彩艳丽斑驳,典雅而又闪烁,变化微妙的斑花更是令人爱不释手,堪称金属工艺之冠。   114云南蜡染   云南蜡染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云南地区分布广泛而分散,蜡染风格有的精巧细腻,有的质朴简洁,具有浓厚的传统民族风格,十分令人喜爱,蜡染有的以几何纹、齿纹、菱形纹、带状纹为主,有的以植物为主,整体基调都很素雅,线条清晰而又简洁,整体设计的构图风格大方而又不俗气,色泽清雅,表现出和谐的美感。多变的纹样幻化出生动活泼的个性,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云南的特色民间工艺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花腰彝刺绣、木雕、扎染、大理石制品等,每一种民间工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文化,研究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化,对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民间工艺发展现状   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市场化对文化行业的冲击给民间工艺造成重大的损失,云南目前正面临着许多民间工艺资源几近流失和被闲置的境地,如不及时发掘,这些珍贵的民间工艺资源将会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这些民间工艺资源一旦流失,带给人们和社会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在云南,民间工艺资源的保护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8月18日,“乌铜走银传习馆”作为云南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在官渡古镇开馆,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云南民间工艺的特殊魅力。云南民间工艺资源丰富,对其产业化是最好的路径,我国民间工艺资源产业化最不缺的就是成功范例,若是云南省民间工艺资源产业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产业化的成功案例,按照自己的风格形成独特系统的民间工艺资源产业化发展体系,必将会为云南省民间工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产业化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从而进一步带动该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2云南民间工艺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加强,云南民间工艺作为非文化物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并进行产业化发展。但随着商品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发展产业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各种问题。   21胡乱开发,不重视产品的质量   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人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重视产品的质量,在传统民间工艺的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厂家不停地生产,胡乱开发,导致民间工艺的质量越来越差,一些生产商甚至欺骗消费者,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类似的东西比比皆是,都是粘贴复制版,全然不管艺术产品的艺术性,使得传统工艺手艺人逐渐变少,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也导致人们越来越不喜欢民间工艺了。   22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低   民间工艺产业化是时代的需要,民间工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更是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但是在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