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理的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具有处理效率高、效果好、投入少、维持费用低等特点。重点阐述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提出了人工湿地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净化机理;基质
中图分类号:X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06)05-0043-03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GENG Qi-peng1,HONG Jian-ming2
(1.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of College of Resources,EnvironmentTourism,Beijing 100037;
2.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of College of Life Science,Beijing 100037,China)
Abstact:Constructed wetlands have been proved to be a promising treatment alternativecharacterized by low investment,operation andmaintenancecosts. Theconstructed wetland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and havemany advantages. In this paper,the purificationmechanism ,performance,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constructed wetlands are discussed and their promising prospect is pointed out.
Keywords:constructed wetlands;wastewater treatment;purificationmechanism;stuffing
1 引 言
水体富营养化――因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而导致水体中营养的富集,由此而最终导致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工农业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是导致内陆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在废水处理问题上,大多数西方工业国家都是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这样一条痛苦的道路,中国应避免走这条老路,近年来中国国内的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不同程度的遭受污染,这让我们对废水的处理更加重视。世界各国各地掀起了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热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湿地对控制废水污染是行之有效且经济实用的。
2 人工湿地定义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际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的定义: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类似的地面,人工湿地技术是仿真的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综合了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种协调作用。人工湿地系统是在一定的长宽比和地面有坡度的洼地中,有各种基质(如土壤、砾石等)混合组成的填料床,并在床体种植各种纳污能力强、成活率高、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耐水性草本、木本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在设计湿地处理系统时,应尽可能增加水流在其中的曲折性,以增加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能力。在实际设计中,往往将湿地多级串联或附加一些预处理、后处理构筑物构成处理系统。
根据水流方式的不同,可将人工湿地分为以下3类: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1]。也可将这三种最基本的方式进行搭配,从而形成复合流人工湿地。
(1)表面流湿地(Surface Flow Wetlands,缩写为SFW)。废水在填料表面漫流,水深较浅(一般在0.1~0.6m),它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绝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由生长在植物水下茎、杆上的膜来完成,这种水流方式的湿地不能充分利用填料及丰富的植物根系,北方地区冬季表面会结冰,夏季会滋生蚊蝇、散发臭味,所以一般不采用此种方式。
(2)潜流湿地(Subsurface Flow Wetlands,缩写为SSFW)。废水在填料表面下渗流,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上生物膜及其他各中作用处理废水;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下流动,保温性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较小,而且卫生条件比较好,是目前国际上较多研究和应用的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