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定位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旅游定位的研究

乡村旅游定位的研究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也慢慢发展成为比较主流的旅游形式,为避免乡村旅游陷入困境,在进行策划时应该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针对安丘整体特色不足,经济发展存在同质化竞争的特点,本文从区域的视角,概念设计的层面来对规划区内3个村庄进行了定位。重点打造村庄的旅游产业,将湿地旅游与都市农业相结合,以期通过这次规划将安丘建设成一个水城一体、产城一体、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市,将青龙湖片区打造成安丘的城市名片和窗口。      【关键词】乡村旅游村庄规划都市产业   中图分类号:U13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基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乡村旅游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但有利于发挥乡村地区的优势,而且还可以解决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随着“蓝黄”国家战略的实施,安丘的发展已经迈向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如果安丘能在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生态旅游等方面抓住机遇,寻找突破,那么安丘必将可以借机成为大发展的热土。   2 项目背景   2.1区域位置   安丘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潍坊市中部,山东半岛城市群腹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东距青岛110公里,西距济南200公里,北距潍坊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2整体概况   2.2.1经济发展滞后,农业优势明显。   建国六十余年,安丘大多以农业大市的形象示人,有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蜜桃之乡”、“中国姜蒜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樱桃之乡”等多个特产之乡,是全国、全省重要的蔬菜出口基地。2011年安丘市生产总值位列潍坊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第7位,为197.1亿元。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25.1:45.2:29.7调整至20:48.5:31.5。   2.2.2城市化率低,外来人口少。   安丘的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城市化的水平也长期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线。2011年安丘市现有人口95.0万,外来流动人口1.9万人。安丘市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低,市区人口变化多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来实现假性城市化。   2.2.3旅游资源丰富,人气活力不足。   安丘境内历史文化遗产和山水生态资源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已建成2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3处3A级旅游景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处。在安丘的旅游推介与包装上,主推“逍遥山水游,乐山乐水乐逍遥”,但相应的山水景色在山东存在同质性,因此对游客没有足够大的吸引力,造成人气不足的现状。   3 研究范围   项目位于安丘市区东北,距离市政府2千米,距离安丘老城区约8千米。北临规划中的城市北环路,西靠新安北路,南接青龙湖东路和莲花山东路,用地基本呈“L”形,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085公顷。   规划范围内包含8个村庄,本文重点研究西石马坟庄、东石马坟庄、赵家坟庄这3个村庄。      4 现状概况   现状农村住宅集中成片均匀分布,以1层或者2层砖砌建筑为主,以院落组织功能;经济活动以农业生产为主,缺乏强有力的经济社会增长点。西石马坟庄村南有一座古代碑楼——古代军事家、五代名将、后梁检校太保、同平章事、诏赠中书令刘鄩的墓碑,目前其保护工作已经上升到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另外,基地靠近被列为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大汶河湿地和安丘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青龙湖水系。   5定位研究   通过对基地现状的了解以及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潍坊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的研究,项目最终给出了旅游发展的合理定位,尤其是《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将农业、休闲、旅游、度假等作为安丘的关键词。   5.1整体路线定位   以青龙湖水系北侧道路为主要旅游绿道,从东南侧大汶河湿地开始至东北侧齐鲁酒地结束,将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这几种行为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串联在这一条生态的慢性系统上,不但交通流线顺畅,而且形成了一条有机的旅游产业链。   为了提高青龙湖地区农家乐旅游的活力,借鉴1979年日本平松守彦正提出的“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挖掘、发挥和灵活运用这三个村子各自的潜在资源和潜在能力,将农产品以及民俗文化等内容纳入到村庄功能当中,打造创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因此,规划将三个村庄分别赋予不同的功能:民俗旅游——餐饮娱乐——住宿体验,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进行特色品牌的打造。   5.2旅游定位——绿色休闲   处于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寻求“闲暇”“休闲”的倾向和健康、环境的意识日益增强,因此他们非常希望能在空闲时间去造访或者回到农村居住、定居,实现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绿色休闲。所谓“绿色休闲”是最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