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动量词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林外史动量词的研究

儒林外史动量词的研究   关键词:《儒林外史》;动量词;语法特征;语义特征   摘要:《儒林外史》成书于18世纪上半叶,虽为文人作品,描述的也主要是文人生活场景,但其整体口语特征还是很突出的。从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考察《儒林外史》中的动量词可以发现,《儒林外史》的动量词系统与《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大同而小异。《儒林外史》的成书时代晚于《水浒传》,略早于《红楼梦》,动量词的发展情况正好居于二者之间。由这一时间序列,我们可以观察到发展中的语言现象。另外,《儒林外史》有全椒方言特色。《儒林外史》中动量词的这种历时变化和地域特征正反映出动量词在发展中精细化的分工过程。   中图分类号:H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7)04-0062-06      《儒林外史》成书于18世纪上半叶,虽为文人之作,所写对象也以文人生活场景为主,但整体口语特征还是很突出的。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卧闲草堂本为准,对《儒林外史》中的动量词进行了考察,同时与《红楼梦》、《水浒传》等语料进行共时比较,与魏晋南北朝到宋代的动量词进行历时比较,力求为《儒林外史》的动量词系统定位。   综观《儒林外史》,除了举行典礼、引用经书等场合较集中地保留了“数+动”这一上古语法现象外,就整体而言,动量词的使用已较为普遍。      一、语法特征      (一)动量词的语法特征   1、从组合能力上看,动量词可以和数词、代词、方位词等组合。   动量词可以组合的数词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比较自由。数词还可以连用。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第3回)   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第3回)   数词后可用“余”、“数”等表示概数。   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孝,到今考过二十余次。”(第3回)   这十数年来,往来楚越。(第41回)   《儒林外史》中的“把”可与物量词组合,如“斤把”。除时间量词“年”可与之组合为“年把”外,未见与动量词组合的用例。   外甥女婿要送舅丈人去打板子?是我家养活你这年把的不是了!(第22回)   可以与动量词组合的指示代词有“这”、“那”、“此”,“这”和“此”组合能力较强,可以和大多数动量词组合,“那”只和“番”组合。常组合的疑问代词有“多少”、“几”,如“多少回”、“几次”等。   可以和动量词组合的方位词有“前”、“上”、“下”,“前”只与“次番”组合为“前次”、“前番”,“上”和“下”只组合“顿”,构成“上顿”、“下顿”。   2、从重叠能力上看,《儒林外史》中只有“顿”可重叠为“顿顿”,其余动量词未见有此用法。   这行主人供给我们顿顿有肉。(第52回)   3、从语素构词能力上看,《儒林外史》中只有“回”可作为语素构词“回数”,其余动量词未见此用法。   后来见来的回数多了,一个生意人家,只见这些“之乎者也”的人来讲呆话,觉得可厌。(第22回)      (二)动量短语的语法特征   1、从组合能力上看,动量短语可以和代词“这”、“那”、“每”组合。“这”的组合能力最强,“每”的组合能力最弱,只有一例。此外还有“头一次”、“后一次”等组合形式。   我若坐在家里,不出来走这一番,今日也不得受这一场虚惊!(第35回)   他们赵雪斋这些诗,是在西湖上做的,并不是莺脏湖那一会。(第54回)   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第20回)   杨执中恍然醒悟道:“……我头一次看打鱼回来,老妪向我说‘城里有一个姓柳的’,……后一次又是晚上回家乡,他说……”(第11回)   2、从句法能力上看,动量短语常作补语。   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第3回)   作状语是为了强调动量或时量。   因渴欲一晤,故此两次奉访。(第22回)   两个人说戗了,揪着领子,一顿乱打。(第54回)   两回躲着不敢见面,其中就可想而知。(第10回)   3、从重叠能力上看,动量短语的重叠或连用的形式明显丰富起来,以下所列形式均已出现,但用例不多。   (1)一AA:   风吹起来,身上的香一阵阵的扑入鼻子。(第14回)   (2)一A接一A:   四斗子把他放了睡下,一声接一声的哼。(第6回)   (3)一A两A:   你娘想着,一场两场的哭!(第16回)      二、语义特征      按照动量词和动词语义选择关系,将动量词分为“通用动量词”、“自主动量词”、“借助动量词”、“情态动量词”四类。      (一)通用动量词   通用动量词是动量词的第一个层面,大凡动词需计数或计时,都能和通用动量词组合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