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张常见白内障图解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今天小编为您分享珍藏的18 张晶状体异常的图片,供大
家学习。喜欢就转发哦,欢迎给小编分享你在临床上看到的眼科图片,直接发给
我们就可以了!
1.晶状体由表皮外胚层细胞分化成晶状体泡,再逐步分化成晶状体纤维,并向中
心聚集形成晶状体核,各层晶状体纤维末端变平,彼此联合成晶状体缝,如“Y”
形,前极为正“Y”字缝和后极为倒“Y”字缝(如上图)。“Y”字缝外周为晶状体皮质,
其及其以内为晶状体核。胎儿期的感染如风疹病毒等可造成晶状体缝的异,常常
与小儿白内障发生有关。
2.上图所示先天性正的前“Y”字缝白内障和倒的后“Y”字缝白内障。“Y”字缝白内障
为 X 连锁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为单侧亦可为双侧,一般不会出现视觉问题,
只有当白内障核或者核周边皮质混浊时才会影响视力。病毒感染、外伤或者代谢
因素可能是此种白内障发生的原因。
3.上图所示胚胎核性白内障,又称中央粉尘状白内障,通常为局限在晶状体中央
的圆形乳白色混浊。此种白内障是晶状体在胚胎发育时期分化受到影响所致,为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常双侧发生,并伴有小眼球、小角膜。
4.上图所示胚胎核白内障成细颗粒状,进展缓慢,往往对视力影响较小,如果无
进展并且患者视力较好可不手术。
5.上图所示前极白内障,此种白内障因胚胎期晶状体泡未从外胚叶完全脱落所致。
混浊位于前囊下,为小圆白点状,可为偶发亦可合并其他眼部疾病,为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多为双侧,对视力影响不明显,常不需手术治疗。但当前极白内障若
进展,引起的斜视、弱视及屈光参差等可导致视力下降。
6.上图所示圆锥形晶状体,它是晶状体前囊或后囊分别向外膨出的一种晶状体畸
形。向前膨出者称为前圆锥形晶状体较为常见,常合并 Alport 综合征、脊柱裂
或者 Waardenburg 综合征;向后膨出者称为后圆锥形晶状体。圆锥形晶状体早
期可导致散光,稍后可引起白内障的形成甚至晶状体自发破裂。
7.上图所示蓝点状白内障,常为双侧发生,是一种发生于晶状体皮质的细小蓝点
状的混浊,常见于唐氏综合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对视力影响不大,患者主
观症状可不甚明显,目前认为其为晶状体皮质纤维退化所致。
8.上图所示后囊下白内障,混浊位于晶体后极部囊下,呈黄色或白色颗粒状,整
个混浊区呈盘状,常与皮质及核的混浊同时存在,因混浊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可
影响视力。此种白内障通常为特发性,但也可见于糖尿病、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
者、唐氏综合症及外伤者。
9.上图所示一个血糖控制不佳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皮质性白内障,是由于晶状
体代谢障碍所致。晶状体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大量葡萄糖被转化为山梨醇,山梨
醇在晶状体内堆积,渗透压增加,晶状体吸收水分,形成纤维肿胀和变性,从而
出现皮质白内障,当其逐渐进展时则可影响视力,出现眩光等不适。
10.上图所示成熟期白内障,可见晶状体为完全的乳白色混浊,相应视力严重下
降,它是白内障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表现。其不具特异性,常可发生于视网膜脱离、
外伤、葡萄膜炎、糖尿病等疾病。手术摘除是治疗成熟期白内障的最好方法,此
外手术还可降低眼压。
11.上图所示长期过敏性皮炎患者的盾形白内障,可见前囊膜下厚实的白色混浊。
这种类型白内障的典型表现为盾牌状或者星状,伴有前囊膜褶皱,常见于免疫性
疾病患者,亦可见于外伤患者,前囊下及皮质的混浊可能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
退化所致。
12.上图所示已经溶解、部分吸收的白内障,业已形成致密的白膜,前囊膜和后
囊膜粘附在一起,常为眼外伤所致,也可见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Hallermann-Streiff 综合征和 Lowe 综合征。
13.上图所示为眼球传统伤引起的外伤性白内障,根据外伤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可
在早期形成局限性的皮质混浊抑或迅速进展为完全性的混浊。图示白内障伴有晶
状体收缩及半脱位下沉。
14.上图所示一位马凡综合征患者的右眼晶状体向鼻上方脱位,左眼情景也较为
类似。图中可观察到部分晶状体颞下方赤道部、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晶状体脱位
常见于马凡综合征、高胱氨酸尿症及眼外伤患者。
15.上图所示晶状体和角膜粘连,先天性异常为角膜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
的缺损所致。后天性晶状体角膜粘连常继发于角膜溃疡穿孔、眼外伤等。可根据
情况采用角膜移植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以恢复患者视功能。
16.上图所示一位肌强直性营养不良患者的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呈圣诞树样,裂
隙灯下可发现晶状体的混浊为多色,此类白内障多双眼发病,常见于肌强直性营
养不良患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