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总复习)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归纳
一、之
1、“之”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他们”、“它”、“这”、“我”等。如:
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之,代事,指愚公挖山,可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2、“之”可译作结构助词“的”,如: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3、“之”在三种情况下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句中表示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作为倒装句的标志;在句中起调节音节作用。例如:
虽我之死(《愚公移山》)——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之,倒装句(宾语前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马说》)——之,倒装句(定语后置)的标志。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之,起调节音节作用。
4、“之”还可以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例如:吾欲之南海(《为学》)
二、其
1、“其”在文言文中可作代词,指代人、 事 、物,相当于“他(她、 它)们”或“他(她 、它)们的”,有时也作指 相当于“这” 、“那” 、“其中”。如: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其,译作“它们”。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其,译作“它们的”。
(3)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其,起指示作用,指舟子,相当于“那”
(4)其一犬坐于前(《狼》)——其,译作“其中的”。
2、“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或表示推测语气。
其真无马邪(《马说》)——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其真不知马(《马说》)——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三、而
“而”字可以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因果等关系。
表并列关系,可译作“并且”、“又”等或不译。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而,译作“又”。
敏而好学《〈论语〉十则》)——聪明并且爱好学习。
2、表承接关系,可译作“然后”、“就”,或者直接用逗号代替。如:
扁鹊望桓侯而旋走(《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远远看见蔡桓公转身就跑。
3、表转折关系,可译作“却”、“可是”,也可用本字。如: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则》)——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
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骨头已经丢完,可是两只狼仍跟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4、表修饰关系,可译成别的字如“地”,或不译。如: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面对着两座大山居住。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5、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而”。如: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快乐也就无穷无尽。
6、表示递进关系,可译成“而且”。如: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喝少量的酒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
四、于
“于”作介词,相当于“在”、“到”、“向”“对”“从”“比”“给”等。如: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行为感到惋惜痛心的。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的性命。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想要向陛下报答先帝的厚待。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野中被起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三次到草庐中探访我。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上天想要将重任降给这种人。
五、以
1、“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物件,译为“把”、“用”、“拿”等,如:
屠惧,投以骨(《狼》)——屠夫十分害怕,把骨头投向狼。
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划船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做成......
咨臣以当之事(《出师表》)——拿当今世上的事情来询问我。
2、“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作“靠”、“凭借”、“按照”等,如:(1)何以战?(《曹刿论战》)——您凭借(靠)什么作战?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驱使它不按照驱赶千里马的方法。
3、“以”作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作“来”、“用来”;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表示原因,可译作“因为”。如:
(1):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2)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以致损伤了先帝的之明。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4、“以”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有的人认为是死了,有的人认为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面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docx
- 八大勾地方式攻略.doc
-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doc
- 八年级上期中压轴题(答案).docx
- 八年级数学上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复习题.doc
- 八年级数学实数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doc
- 八年级最短路径归纳小结.doc
- 八年级物理速度计算题(已归类).doc
- 八年级物理速度练习题新.doc
- 八年级英语上句型转换 附答案.doc
- 2025年湖北省安陆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含答案.docx
- 2025年江苏省兴化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江苏省宜兴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完整版.docx
- 2025年吉林省龙井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新版.docx
- 2025年河南省舞钢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含答案.docx
- 云南省泸水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浙江省义乌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最新.docx
- 2025年贵州省兴义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江西省庐山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完美版.docx
- 2025年江西省共青城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完整版.docx
最近下载
-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大全).doc
- 2025年高考语文写作复习之读写结合类作文的审题指导(全国通用).pdf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高考语法专题复习虚拟语气.pptx VIP
- 2024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WP9H柴油机培训材料(1)(1).pdf VIP
-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pdf VIP
- 化学计算题(原卷版)-2022-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pdf VIP
- 2024版发电机采购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股东决议范文(29篇).docx VIP
- 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深度分析及产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