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说课的设计.docVIP

书愤说课的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愤说课的设计

书愤说课的设计   1.说教材   本诗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扩展阅读中的一首;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诗歌从时事维艰国运衰微的时代背景中来,从报国无门衰鬓先斑的个人境遇中来,来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诗人的政治生活感受;写《书愤》时诗人已经61岁,想到“气如山”的早岁,现在却一事无成,这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呢?   《书愤》之“愤”,句句是愤,字字是愤。愤而为诗,愤中含悲,愤中含忧,愤中有报国之义。   2.说学情   高中生青春焕发,情感丰富,喜欢读诗,但缺乏一定的方法,老师是一个引领者,要去引导。老师是一团火,要去引燃学生心中的激情。   3.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及高一学生的学情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在过程和方法上采取五读法:吟读(体会情味)、译读(理解内容)、背读(积累语言)、说读(思考探究)、联读(迁移拓展)。在知识和能力目标上,教学生读懂书愤之“愤”及古典诗歌阅读的一般方法。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激发青年学子身上的爱国情。   4.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学习难点确定教学重点,译读部分,用现代诗的形式表达出古典诗《书愤》的情怀。   5.说辅助工具   采用多媒体、配乐《大梦敦煌》。多媒体能解决好课堂上大量诗歌拓展材料呈现的问题,《大梦敦煌》的配乐可有效地激发调动学生的个人情感,让整个课堂成为一个强烈的情感流淌的课堂。   6.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入(约1分钟)   以爱国名句导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愿望,初步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情感,为整堂课做一个情感主题的奠基。   如:同学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身上有一种可贵的情感,司马迁这样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文天祥这样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这样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世纪伟人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同学们,我们现在翻开课本122页,我读《书愤》,我们一起来读《书愤》,来体验和感受这份激荡、滚烫的情怀。   第二个教学环节:吟读(约7分钟)   体会情味,入文入境阶段   方式: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吟读,个别吟读,学生老师评点;齐吟。   教师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吟读要求,然后进行细致的指导。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教师点评,强化吟读的要求,在学生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学生掌握吟读的要领。   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第三个教学环节:译读(约10分钟)   理解内容,披文入情阶段   这个环节接通了古典诗与现代诗,不仅让学生入情,并且觉得有趣有味有挑战性,可以玩味;学生分组活动,全班交流,老师肯定,补充,提供参考意见,突破难点参考: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豪气如山。   曾记得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能像孔明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齐读。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师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第四个教学环节:背读(约9分钟)   积累语言阶段   为了便于找到背诵的规律,先思考讨论一个问题,这首诗被称为是陆游“一生感情(爱国)经历的艺术概括”,请找出诗歌中陆游的情感经历。   早年:“气如山”,恢复中原之志   壮年:“楼船”“铁马”,抗金胜利的豪迈之情   晚年:“衰鬓”,年事已高, 壮志未酬之情   然后,自由背读,各自背读,齐背。   第五个教学环节:说读(约7分钟)   思考探究阶段   你觉得陆游所书之“愤”为何愤?(讨论、交流)   义愤,悲愤,呼唤。这首诗对比手法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提出一个说的话题,我心目中的陆游。(学生各自思考,交流)   老师总结: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爱国主题诗歌总会在诗坛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清末梁启超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这个过程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