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幻灯片.pptVIP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术后搬运不当 体位摆放不当 便盆取放方法不当 1. 从患侧取放便盆 2. 放便盆前体位准备不当 上下床方法不当 1. 没有医务人员指导 2. 护士专科知识缺乏 3. 健康教育不到位 患者依从性差 1. 患者有老年痴呆 2. 患者记忆力差,不记得术后体  位要求 3 术后患者烦躁 功能锻炼方法不当 1. 医务人员没有正确指导 2. 患者较心急,没有循序渐进 内容 体位护理 完整,顺利的髋关节置换治疗过程离不开你们细心的护理 加强医护,医患沟通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下地练习方法: 患者双手拉住拉手或用力支撑床面,屈曲健肢,患肢保持伸直位,移动躯体至健侧床沿。护士在健侧协助,一手托住患肢足跟部,另一手托住患侧腘窝部,随着患者的移动而转动,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中立位,直至完成此动作。另一护士则用力扶住患者,使健侧肢体先着地,然后将患肢轻轻放于地上,递给助行器。患者用力扶助行器站稳,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站立5~10 min 后上床。上床时,患者双手拉住拉手,健侧肢体先上;护士托住患肢足跟和腘窝处,协助将患肢放于床上。注意使患肢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患肢足尖向上。 疼痛护理 生命体征的监测 体位护理 导管护理 并发症的护理 功能锻炼 出院健康宣教 术 后 护 理 1 “三点式”抬臀法: 双肘、肩背部及健侧肢体三点用力,向上抬高,使患者臀部离开床面,达到预防压疮及功能锻炼的目的 2 平卧:功能位 具体:患肢下垫一薄软枕,双腿间置一软枕,保持15°一30°中立外展位,穿“丁字鞋”,足尖向上,防止髋内收、内旋 3 翻身:手术当日可向健侧翻身15°~20° 具体:健腿在下略弯曲,伸直术侧髋关节,双腿间夹一软枕,背部垫一软枕(护士必须在旁予以指导和协助)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正确体位的重要性 平卧时两腿间夹梯形枕 三点支撑抬臀 健侧卧位,患肢在上 注意 “六不要” 不向患侧侧卧 不下蹲 不侧身弯腰或 过度向前弯腰 不坐矮的凳 子或软沙发 不跷二郎腿 不盘腿 六不要 总结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论哪种原因引起脱位,即使复位成功,都可能影响病人的后期步态及关节假体的寿命,给病人生存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保持患者患肢正确体位和术后正确的康复治疗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关键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 脱位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仅次于无菌性松动,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存在很大差异,约为0.04%~11%。大多数脱位发生于术后3 个月内,即多数为早期脱位。脱位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同时也给广大的骨科医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分析THA 术后脱位的原因,并进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类 Ⅰ类:体位性脱位:其假体位置正确,软组织平衡,脱位是由于患肢不恰当的活动引起。 Ⅱ类:软组织失衡性脱位,包括高位臼杯、股骨颈截骨过多、股骨颈过短等。 Ⅲ类:假体位置不良性脱位。包括臼杯和股骨柄假体位置和方向的放置错误。 Ⅳ类:同时存在软组织失衡和假体位置不良性脱位。 目前认为,与THA 术后脱位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手术操作以及护理等。 一、患者因素 1、年龄和性别 高龄患者由于外展肌力较差、软组织松弛和(或)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女性患者肌肉力量较男性患者弱,因此有研究认为,高龄和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脱位。但也有研究认为男性患者活动量和负荷较大,因而更容易发生脱位。因此,年龄和性别对于术后并发脱位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2、身高体重 理论上身体高的人,偏心距更长、力臂大,髋关节更稳定、脱位发生率低,而肥胖患者对髋关节负荷加大,因而容易发生脱位,但这方面的报道较少。 3、原发疾病 一般认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脱位率较高,但这可能主要与患者采用假体较小、术中软组织松解较多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较大、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因而更容易发生脱位。不过目前,原发疾病与脱位之间的直接关系并没有形成共识。 4、合并症 术前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髋关节周围肌群萎缩、张力下降,术后脱位率增加。术前有意识障碍、癫痫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术后脱位率也可能增加。 5、髋部手术史 髋部手术史也是引发早期脱位的危险因素,既往手术导致外展肌力量减弱、关节周围大量瘢痕形成以及局部软组织张力降低和不平衡、翻修术时需对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广泛松解,这些均容易引起髋关节不稳定。 二、手术相关因素 1、手术入路THA 手术分为侧前方入路、外侧入路和侧后方入路,采用侧后方入路时,髋部外旋肌群已切断,很容易向后脱位; 而采用侧前方入路时,由于患者仰卧,可以触到两侧的髂前上棘,可用髂前上棘作定位参照。因此,脱位的发生相对较少。但由于采用

文档评论(0)

mkt36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