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乳腺结核性硬结液化形成寒性脓肿时,出现形成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的液性暗区。 4.乳头有分泌物,或皮肤有经久不愈窦道。 鉴别诊断: 1.乳腺癌。 2.腺病。 七、乳腺乳头状瘤 本病又称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囊内瘤,多发生与40~50岁妇女。肿瘤常发生于乳晕下方的较大输乳管内,单发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1.无痛性血性溢液,为鲜红色或棕褐色;2.部分病人乳晕下可扪及肿块,呈圆形,质软,可活动,直径小于1cm。3.溢液细胞学检查可找到瘤细胞。4.乳腺导管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区。 超声显示:乳晕下导管内可见中强回声团,呈砂粒样改变,近端导管扩张。 鉴别诊断:乳腺囊肿。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头状癌。 八、乳腺癌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女性多见,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 临床表现:早期多无任何症状。最初仅表现位一侧乳房无痛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多为单发,可以被推动。随癌瘤逐渐长大,可浸入筋膜或库柏韧带,肿块处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或乳头内陷。可以出现周围淋巴结的肿大和远处转移的症状。 (一)声像图特点 肿瘤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 内部多呈的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 肿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 肿瘤后方回声亦呈衰减暗区。 肿瘤向组织或皮肤呈蟹足样浸润。 肿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暗区。 纵横比>1。 腋窝淋巴结肿大。 CDFI 肿瘤内血流信号增多,并有新生血管及动静脉瘘形成,PSV20cm/s,RI0.70。 (二)各种类型乳腺癌的声像图 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依赖于病理及组织学而定。以细胞成分为主者,超声显示透声性好;以纤维组织为主者,则透声性差。 乳头状导管癌:在乳腺的中心导管内,可见癌组织充满管腔,癌累及导管范围广,呈中心性散在分布。可挤出黏液、血液、粘稠状物。 超声显示:常位于导管内呈中低回声区,有蟹足样浸润,后壁常呈衰减暗区。 乳腺疾病的超声 诊断 解剖与生理 成年女性的乳腺位于胸前2—6肋软骨前,正常乳房每侧包括15~~20个腺叶,每一个腺叶又分为许多小叶,没个小叶由10~~15个腺泡组成 。其中还有导管,脂肪及纤维组织。由浅至深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浅层,皮下脂肪,腺体,浅筋膜深层,胸大肌,肋骨及肋间肌。 乳房的血管分布 内侧由乳房内动脉供血,发自锁骨下动脉。 外侧由腋动脉供血 同时有同名静脉伴行? 乳房的淋巴回流: 集中汇合于腋窝,然后至锁骨下群。 乳腺的生理作用 由青春期、性成熟期、妊娠期、哺乳期及老年萎缩期五个阶段组成。 仪器与方法 用线阵式高频探头7.5-10MHz,直接放在乳房上进行检查。检查的次序是:先在乳头上方检查乳腺腺体层的厚度(此处腺体层最厚处。其次在乳头上作扫查,注意乳头下主导管内径,分支等。然后再从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四个象限依次进行纵切,横切及斜切扫查,次序由操作者自行确定,但必须扫查到乳房的全部,不可遗漏。本方法,灵活、方便、迅速获得超声图像。凡有高频探头的超声诊断仪,均用本法进 正常的声像图 腺体层呈中强回声夹杂有中低回声,排列比较整齐,层次结构清晰. 超声断面图显示乳房由浅至深为: 皮肤 皮下脂肪 腺体 胸大肌 肋骨 病理声像图 乳腺疾病适应症 1.乳腺炎:急性,慢性,脓肿. 2.乳腺增生病:小叶增生,囊性增生,腺病. 3.导管扩张症:导管扩张,囊肿 4.良性肿瘤:纤维肿瘤,囊内瘤,脂肪瘤. 5.恶性肿瘤:乳腺癌,特殊乳腺癌,其他 恶性肿瘤(肉瘤,淋巴瘤,黑色素瘤). 一、乳腺炎症 (一)病因、病理与临床表现 1、病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2、病理:急性炎症(炎性肿块)-坏死液化-脓液吸收-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症(包块) 3、临床表现: (1)好发于哺乳期妇女,特别是初产妇。 (2)寒战、高热、血象升高、患侧乳房的红、肿、热、痛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 (3)经久不愈则形成慢性炎性肿块。 (二)声像图特点: 1、乳腺腺体组织内探及形态不规则的实性回声团,边界尚清,无包膜。其内部回声不均质,可见偏低回声为主。 2、包块液化坏死后,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其内可见细小点状增强回声。后壁可有或无回声增强。周边见实性不规则的偏低回声。 3、脓液吸收后,纤维组织增生,表现为患处组织回声增强,可见形态不规则的实性不均质包块回声,其内可见点、片状强回声。 4、CDFI:肿块周边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 (三)鉴别诊断 1、乳

文档评论(0)

OnlyOn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