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世说新语两则》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PAGE \* MERGEFORMAT 1 8《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设计 主备人:吴娟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两则》包括《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两篇短文。这两篇课文虽然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为浅显,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咏雪》写东晋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写了“礼”与“信”的重要性,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明机智、正直不阿。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作为学生初中所学第一篇古文,在第一册乃至初中文言文学习中都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习摩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主旨。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学习摩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咏雪》 一、创设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学生自由回答:像杨絮、梅花??????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吗? 二、作者作品介绍 1、刘义庆(403—约443),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简单介绍《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3、文题解说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中“言语”一门(专题),《咏雪》即歌咏白雪、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 三、初读课文(学生试读) 1、正音、辨形 谢太傅() 雪骤() 差可拟() 柳絮() 无奕女() 韫() 2、感知节奏 四.诵读课文,理解大意 ,归类整理 1.教师范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师要一句一句范读。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正确停顿;(2)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师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3.(过渡环节)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疏通文意 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儿女”“俄而”“欣然”“拟”“未若” 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5.归类整理文言知识(此环节引导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放在课下交由学生自己整理) (1)古今异义词:“儿女” 古: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指儿子和女儿。 “因 ” 古:凭借; 今:因为 (2)省略句:谢太傅(于)寒雪日內集。 (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 (3)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 。表判断) (4)倒装句:撒盐空中差可拟。(空中撒盐差可拟) 白雪纷纷何所似 (白雪纷纷所似何) (师需明确这几种情况在疏通文意时的具体应对方法。) 五.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1、文中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寒雪”“内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