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招募机制的研究.docVIP

北京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招募机制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招募机制的研究

北京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招募机制研究    摘 要:伴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全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志愿组织运作及开发的研究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基于对12所北京地区高校志愿组织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针对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志愿组织的访谈资料,分析了目前北京地区高校学生志愿组织基本情况、招募机制的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解释志愿服务行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 志愿服务 招募机制 志愿组织       1.绪论    近年来,高校志愿组织作为志愿组织中最为年轻与活跃的群体,其在国内的发展越发受到关注。北京高校志愿组织在国内高校志愿组织当中较有代表性和先进性,在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志愿者管理方面有诸多尝试,但其也有缺乏稳定队伍和持久志愿者资源等问题,阻碍着志愿服务的日常化与持久性。本选题正是基于当下高校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背景,聚焦于影响高校志愿组织志愿者队伍稳定性的因素,就如何开发、保留和管理高校志愿者资源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提出合理建议。    2.研究对象相关概念    高校志愿组织是指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在共青团组织的倡导下或自发形成的以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的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志愿组织具备志愿组织的一般特征,即志愿性、非利润分配性、公共利益性、起码的正规性及自治性[5]。另一概念“机制”一般被看作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与动力体系,它包括项目的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主体的认定及项目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 [8]。可见研究对象的特点是:由多要素以特定方式组成,具有高稳定性、高适应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本文将高校志愿组织志愿者招募机制定义为:高校志愿组织为倡导其宗旨、实现其社会使命,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的原则,针对人员招募这一管理流程制定的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    3.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分为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对象为16―30周岁,在北京普通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内容包括受访对象基本信息、受访对象志愿服务情况两大部分。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7份。访谈对象为志愿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共访谈了10位。对高校志愿组织的调查,以与高校志愿组织的负责人访谈的形式进行。    4.问卷调查结果    4.1北京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    (见图1)。    西方奥默托等学者在研究志愿者服务的动机方面走在国际前沿,他总结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十类动机分别是:职业发展、被承认、社会互动、互惠性、投射生活、自尊、社群性、价值观、认知领悟和保护性[3]。笔者在此基础上对量表进行了修改,调查结果显示,北京高校学生志愿者的主要动机构成为V2社会互动:扩展交际圈,丰富阅历、广交好友(19.9%);V4价值观: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19.3%);V0丰富个人履历,有利于学业、职业升迁(18.6%);V6提升我对于自我潜能、人生和世界的领悟(11.3%);V5获得能应用于实际的技能,改善我的现实生活(9.6%);V1赢得社会、机构和他人等对我的认可(8.6%)。选择以上六项的受访者占总体的87.3%,可以解释北京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其中,可以将价值观视作利他主义因素,只占19.3%,利己主义动机占主要部分。    4.2北京高校学生选择不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    (见图2)。    提及为什么不曾参加过志愿者活动时,30.95%的受访者认为“做志愿者工作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目前我的时间和精力不允许”,这与魏娜在《首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对受访者不愿参加奥运志愿服务的首位原因调查的结果十分接近。其次,有28.57%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工作比较行政化、官僚化”。    4.3北京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兴趣与偏好    通过表1,本文作出以下分析:整体而言,无论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大学生对赛会活动类、爱心支教类活动的感兴趣程度最高,这与大学生这一个年轻群体的特征相关;目前高校志愿者普遍参与的是传统性、一般性、技术含量较低的志愿活动,对专业知识与技术要求较高的法律援助类、心理咨询类、医疗卫生类活动参与较少;对于曾参加志愿服务的受访者,横向比较他们感兴趣的志愿服务类型和实际参加的志愿服务类型的百分比可知:曾参加过志愿活动的大学生对赛会活动类、爱心支教类活动的感兴趣程度高于实际参与程度,说明其实际参与程度还有提升的空间;除了赛会活动以外,他们感兴趣程度高于实际参加程度的活动类型还有:爱心支教类、法律援助类、心理咨询类和医疗卫生类。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普遍期待那些能够充分发挥、运用、增长他们专业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