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慢性支气管炎.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名】慢性支气管炎 【英文名】chronic bronchitis 【缩写】 【别名】 【ICD 号】J42 【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tis)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 每年持续 3 个月,连续 2 年以上。早期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 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其病理学特点为支气管腺体增生和黏膜分 泌增多。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严重者常发生肺动脉 高压,甚至肺源性心脏病。 【流行病学】 本病为一常见多发病,以中老年为常见。根据 1971~1978年对 7800万人 的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为 2.5%~9.0%,平均为 4%。本病 的流行与吸烟、地区差异及环境和大气污染等有关。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北 方高于南方,农村、工矿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 高,50岁以上者可高达 13%。另据 1992年国内再次普查的部分资料表明,本病 的患病率为 3.2%。 【病因】 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对吸入的空气可发挥过滤、加温 和湿化的作用;气道黏膜表面的纤毛运动和咳嗽反射等,借此可清除气道中 异物和病原微生物。下呼吸道还存在分泌型 IgA,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因 此,下呼吸道一般能保持净化状态。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减退, 尤其是老年人,则极易罹患慢性支气管炎,且反复发作而不愈。 1.吸烟 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香烟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氰氢酸等化学 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 气道净化功能下降。并能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 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气道阻力增加,以及腺体分泌增多, 状细胞增生,支 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容易诱发感染。此外,香烟烟雾还可使毒性氧 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抑制抗蛋白酶系统,破坏肺弹 力纤维,诱发肺气肿的发生。研究表明,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较不吸 烟者高 2~8 倍,烟龄越长,烟量越大,患病率亦越高。 2.大气污染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氯气及臭氧等对气道黏膜上 皮均有刺激和细胞毒作用。据报告空气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超过 1000μg/m 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就显著增多。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蔗尘、 棉屑等亦可刺激损伤支气管黏膜,使肺清除功能遭受损害 ,为细菌感染创造条 件 。 3.感染因素 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支 原体和细菌感染为本病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 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常见。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 他摩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细菌感染每继发于病毒或支原体感染气道黏膜受 损 基础上发生。 4.过敏因素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有过敏史,对多种过敏源激发 皮肤试验阳性率亦较高,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组胺含量和血 中 IgE 具 有增多 趋向 ,部分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阳性以及 T 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 等,故认为特应质 (atopy)和免疫因素与本病的发生有关,但亦有认为特应质应 属哮喘的发病因素,此类患者实际上应属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 范 畴。 5.其他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于冬季较多,因此气象因子应视为发病 重要因素之一。寒冷空气可刺激腺体分泌黏液增加和纤毛运动减弱,削弱气道 的防御功能。还可通过反射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血管收缩,局部血循 环障碍,有利于继发感染。本病大多患者具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现象,部分 患者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性较正常人增高。此外,老年人肾上腺皮 质功能减退,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溶菌酶活性降低,营养低下,维生素 A、C 不 足等均可使气道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和上皮修复功能减退。遗传 因素是否与慢 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关,迄今尚无确切证据。 【发病机制】 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甚至脱落形成溃疡 。纤毛变短、参差不 齐,倒伏粘连,部分完全脱失 。各级支气管腔 内分泌物潴留 。缓解期黏膜上皮 修复,上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