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任璧莲作品的研究述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任璧莲作品的研究述评

国内任璧莲作品的研究述评   摘 要:任璧莲是著名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国内对其研究约始于本世纪初。其作品几乎都涉及美国华裔在美国生存的身份困惑、文化认同等问题,学者注重从总体上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另外,学者也关注作品个案研究,但主要集中分析其代表作《典型的美国佬》,而对其他作品的研究相对薄弱。通过评述国内对任璧莲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利于学者探索新的研究点。   关键词:任璧莲 总体研究 个案研究   任璧莲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的后起之秀,1991年发表的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获得《纽约时报》“年度最受关注的图书”的赞誉,使之与汤亭亭和谭恩美齐名。之后,她于1996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被《洛杉矶时报》评为“年度十大最佳小说”;继而又出版《谁是爱尔兰人?》(1999)、《爱妾》(2004)、《世界与城镇》(2011),以上只有《谁是爱尔兰人?》是短篇小说集,其他均为长篇小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研究开始关注美国华裔文学,其重点在汤亭亭、谭恩美等,对任璧莲的研究则稍晚,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本世纪初且无专著。任璧莲喜欢描写美国华裔的生存状态,探索华裔的文化认同、身份定位等,其作品还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学者关注总体研究。另外,我国对任璧莲作品的翻译较少,目前有王光林翻译的《典型的美国佬》于2000年在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以及郭剑英翻译的短篇小说《谁是爱尔兰人?》刊载在《国外文学》杂志。因此,对任璧莲作品的个案研究之间的数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研究《典型的美国佬》约80篇,研究《梦娜在希望之乡》约18篇,研究《爱妾》约13篇,《谁是爱尔兰人》5篇,研究《世界与城镇》1篇。本文试图梳理任璧莲小说的研究情况,展望其未来的研究空间以期该研究能更深入展开。   一、任璧莲小说的总体研究   任璧莲的小说与以往华裔作家相比,不再描写中国神话鬼怪故事,不再暴露黄种人的稀奇古怪,也不再因坚守母体文化而抵制美国文化。她的小说几乎都涉及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及其文化冲突。近年来,国内学者也比较注重从总体性上对其小说创作进行研究,然而选取作为分析对象的作品几乎都是《典型的美国佬》《梦娜在希望之乡》和《爱妾》。对这几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其小说中族裔身份建构的理解。作为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在其主要作品中着重探讨了华裔在美国建构族裔身份的问题,学者们主要提出身份焦虑、身份流动观等观点。李红艳的博士论文《任璧莲作品中的身份焦虑》[1]对其身份焦虑问题论述得全面、合理,极具说服力。该论文从边缘性与社会身份关系着手,运用当代西方社会学和心理学关于身份的观点来分析任璧莲的小说,指出流散移民因无法在主流社会获得身份而使身份焦虑成为其不可避免的宿命,并且人物在阶级、族裔文化及其基因层面的焦虑契合了任璧莲自身的身份焦虑,其写作实际批判了美国多元文化的现状。马岩在《论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身份观》[2]一文,认为任璧莲作品呈现了流动的身份观念,指出其文化立场是反本质主义的。   第二,对其小说中探讨多元文化与文化认同的关注。任璧莲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美国的华裔,面对美国的多元文化,他们面临着选择问题,学者们主要挖掘其作品中人物的文化观念及其认同困惑。丁夏林的《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小说中的文化思考》[3]主要在探讨小说中人物的族裔与文化身份变异的基础上,指出任璧莲小说展现文化混杂的景观,体现出文化多元化,即注重混杂性的文化身份并整合动态及有限的族裔与文化身份。张雯的《试析任碧莲叙事作品中文化身份的“越界”性》[4]探讨身处多种文化的华裔的身份定位与生存策略,认为任璧莲不再考虑种族问题,而是认同身份无优劣且可随意转换种族身份,从而跨越中心与边缘的界限,同时这种越界性是作者作品中文化身份书写的一种标签。   第三,从家庭关系进行的探讨。任璧莲是第二代美国华裔,从小生活在犹太社区且与爱尔兰裔美国人建立家庭,她擅于关注家庭关系,尤其是涉及两代人的母女关系,以及异族婚姻组合的家庭关系,小说中家庭关系的题材也成为任璧莲作品研究的亮点。卢珊珊的《任璧莲创作初探》[5]主要从小说中的母女关系切入,并结合其他华裔作家的作品,探讨任璧莲的文化立场、淡化族裔性的追求和女性主义倾向。郭琳波《任璧莲异族婚恋小说家庭伦理关系研究》[6]一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探讨:首先运用后殖民理论说明异族婚恋成功的前提是其双方角色定位恰当,阐明任璧莲追求多元平等和个人的自主选择;其次以跨文化视角分析异族岳婿和婆媳间的矛盾,表达任璧莲倡导超越族裔和文化的共通人性;最后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运用教育史、社会学等知识分析异族婚恋子女的家庭教育,指明中美家庭教育观的相异性,同时表达任璧莲期望混血子女能健康成长和族裔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二、《典型美国佬》的个案研究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