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言程度副词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方言程度副词的研究

南京方言程度副词的研究   【摘要】据史料记载,南京方言在东晋之前属于吴方言。东晋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南京方言也逐渐由吴方言演变成为江淮方言。对于南京方言的研究由来已久,可是学者们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对语音的描写和发展演变上。相对而言,南京方言的词汇和语法却少有系统研究,并且很少有学者对南京方言中的任何一个词类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南京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进行研究。   【关键词】南京;方言;程度副词   【作者简介】戴雯君(1996- ),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大学在读,宿迁学院;鲁艺(1997- ),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在读,宿迁学院;任荟翠(1996- ),女,汉族,江苏宿迁人,大学在读,宿迁学院;徐付婕(1997- ),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大学在读,宿迁学院;张嫣(1997- ),女,汉族,江苏镇江人,大学在读,宿迁学院。   一、南京历史地理概述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省会,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江淮平原。南京又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1993年在南京汤山镇发现了“南京人”头骨化石,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南京地区的人类活动。经鉴定,至少可以追溯到35万年以前。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命范蠡在城南的长干里筑造越城,南京古城的建城历史便开始于此。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南京也因此得名金陵。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建业(今南京),史称东吴或孙吴(229~280年),改秣陵为建业。公元317年,司马睿建都于此,称为东晋(317~420   年)。经过两朝150多年的开拓与发展,南京已从单一的南方城市,发展为全国性大城市,开创了金陵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其后,宋齐梁陈相继建都于建康,史称南朝。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史称明朝。1853年―1864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设南京为民国国都。1949年4月23日,南京和平解放。   建国至今,南京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南京是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电子化工业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二位,车辆制造规模居第三位,还是国家发改委定位的“全国重要区域金融商务中心”,在长三角地区中是仅次于上海的商贸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南京方言概况   江苏省方言复杂,主要有三大方言区:吴方言区、江淮方言区和北方方言区。大体上说,长江以南属于吴方言区,主要集中在苏锡常地区。长江以北至淮河?砂妒墙?淮方言,主要代表是扬州、淮安等地。淮河以北约一公里以外是北方方言,如徐州。据史料记载,南京方言在东晋以前属吴方言。东晋“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为建康带来大量北方士族和平民,北人数量甚至超过土著。从此,南京方言逐步由吴语变为北方方言。随后“侯景之乱”、北宋的金人南侵、明太祖的“尽迁其民于云南”都对南京方言的演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南京方言则属于江淮方言区。《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江淮官话分为洪巢片、泰如片和黄孝片,将南京话归入洪巢片。在鲍明炜先生主编的《江苏省志方言志》中是这样分区的:江苏方言就本省而论,分为三个方言区,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北方方言区。江淮方言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吴方言区又分苏州片,常州片;北方方言区又分徐州片、赣榆片。可见他将南京话归入江淮方言的南京片。   南京方言有新、老派的区别,两派在语音词汇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刘丹青先生主编的《南京方言词典》在其引论中对新老派南京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内部差异进行了分析。城南的秦淮、白下、建邱三区是传统的居民区和商业文化区,通常被认为是老南京话的代表;城北鼓楼、玄武二区较多体现新南京话的特点,可以看作新派南京话的代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南京方言受到很大影响,老派南京话的原有特色逐渐凋零,受普通话冲击的痕迹愈加明显。   三、南京方言程度副词   南京方言一直吸引了许多方言研究者的眼光,因此其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将这些研究成果更好地整合起来,有利于对这些成果的更加有效地应用。通过充分利用《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南京方言志》和《南京方言词典》三本著述提供的语料,本文对著述中的南京方言程度副词进行了整理和深入分析。   经过整理汇总,《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南京方言志》和《南京方言词典》三本著述中的南京方言程度副词有:蛮、精、透、死、稀、很、多、歹、颇、还、更(加)、正好、有点儿、差不多、姜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