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夏天“中暑的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启动夏天“中暑的模式”

启动夏天“中暑的模式”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为此,本刊及时启动“中暑模式”,为您准备防暑手册,但愿能为您提供一份清凉、一份舒适,帮你轻松度过一个健康清凉的夏天。      中暑症状   1、先兆中暑: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在离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2、轻症中暑: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以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正常。   3、重症中暑: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中暑衰竭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mmHg以下)、呼吸浅快、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日射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吐、面色潮红、头温40℃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中暑高热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脏器损害而死亡。      8种人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炎热的天气里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1.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肌体散热不畅,容易中暑。   2.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也容易中暑。   3.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容易中暑。 4.炎热天气会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者,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5.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易引起中暑。   6.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7.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他们还容易反复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8.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也会出现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特殊人群防暑   酷暑季节,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婴幼儿、孕妇、老弱者,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   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外出戏水前应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的防晒乳液外擦。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   孕产妇:衣着应凉爽宽大,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此外要保证睡眠。   老弱者: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要补充至少2 500ml的水分。      中暑急救措施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电扇或空调降温,加速散热。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防暑药   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