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模式建构探索.doc

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模式建构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模式建构探索

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模式建构探索   【摘要】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的职业需求,大学应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向为应用型人才。而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应在课程责任、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选择等方面作出改革,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大学本科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课程体系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09.015      应用型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基于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出现的办学形式,旨在为当前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我国高校的类型层次出发,人才培养类型可以分为理论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两种基本类型。理论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的,主要是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作为新的类型层次的大学本科应用型教育,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      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定位      一般而言,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实际思维和突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的科学技术和基层管理应用型人才。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过程大致如下:第一,对行业发展趋势需求人才进行职业分析,即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趋向的人才确定培养方向。第二,明确大学应用本科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区别于理论型人才的应用型人才,突出培养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第三,对学生就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归纳出一般能力与核心能力,归纳出适应“一对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技能与素质等。第四,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归纳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制定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第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与职业性,其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      与理论型人才培养不同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培养目标方面,旨在培养科学技术、基层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重点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方面,强调学科基础和理论思维,将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以实践思维为引导,注重理论的应用和实践活动。第三,课程计划、课程结构方面,不同于理论型本科主要以科学理论课程为主,而是在保证专业主干课程基础上增加大量应用基础课、应用技术理论课、实践体验课程等,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充分保证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实现。第四,教学内容组织与形式方面,建设大量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三、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应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其中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的重要载体。因此,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      (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责任   高等大众化阶段下的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其培养目标也不再是培养研究型、理论型人才。而是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为目的。有学者指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以社会和人的双重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必将要求大学课程更灵敏地反映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大学教育的期望。这些要求大学课程必须依据市场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培养目标的改变作出反应,其责任也应从为理论型人才服务转向为应用型人才服务上来,这样才能满足社会与学生对课程的需求。      (二)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价值取向   1 课程的定向性,即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的确定首先考虑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即首先要考虑人才观,人才观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大学应用本科是根据社会变化与需求培养实践能力硬、操作能力强并具备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在课程价值取向上首先应明确课程的定向性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课程的首先依据。   2 课程的适应性,即培养适应社会与职业需求的人才。学生要成为什么样规格的人才才适应社会的需求、职业的发展?这也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