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文化从业者职业能力培训的现状探析.docVIP

对非文化从业者职业能力培训的现状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非文化从业者职业能力培训的现状探析

对非文化从业者职业能力培训的现状探析   摘要: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文化部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对来自非洲的文化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不仅有效提升了非洲学员的职业能力,也在客观上为中国文化走进非洲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相关培训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研究考察,有助于总结和分析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中国对非文化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中国;非洲;文化从业者;职业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2-0047-06   开展对非文化领域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培训工作是文化部贯彻和落实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工程”和进一步巩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措施。近年来,中国文化部根据非洲国家的需求和呼声,派遣相关领域专家三十余人次赴非开展武术、手工艺、造型艺术等领域的培训工作,并陆续在国内举办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职业能力培训项目。这些项目以其突出的“惠民性”受到了非洲国家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已经成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亮点。但截至目前,我国对非文化领域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培训工作尚缺乏项目效果评估与后期追踪机制,不利于相关主管部门对项目的成效和不足进行实时客观的评定。因此,相关部门也缺乏充足的理论依据对现有的和今后的对非文化领域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培训工作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笔者通过量化分析与调研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近年来文化部开展的对非文化领域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培训项目的成效以及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和培训模式进行剖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分析模型与项目评估结果   为了对文化部近年来开展的对非文化领域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较为系统科学的评估,笔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文化部开展的10个不同领域的对非人力资源培训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①在项目实施情况分析方面,结合文化部开展对非培训工作的目标和宗旨,根据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②将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依据细化为“职业能力”、“对华认知”和“社会效应”三个一级评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如图1所示的分析模型。      在图1分析模型基础上,项目组采用德尔菲法③(又称专家咨询法)请专家组对各级评估指标的评估权重进行了多轮估值。根据专家组的最终赋值结果计算,培训项目各级评估指标的评估权重如表1所示。      根据如表1所示的权重值,项目组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学员对于各项目在相关指标上的评价做了收集和整理。基于学员的反馈结果,得出各项目在12个二级指标上的得分情况。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不同类型项目在各指标上的得分呈现出如下特征:   其一,在项目对学员职业能力的提高程度和社会效应方面,同类项目(从项目类别看,对非武术培训项目及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开展的对非杂技培训项目都属动作技能类)中品牌化程度更高的武术类项目(佛山武术大师赴非武术培训项目和少林寺对非武术培训项目)表现较为突出,而项目持续时间较长的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对非杂技培训项目在学员对华认识方面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其他项目。   其二,来华项目在提升学员的知华、友华程度方面表现更为突出,而赴非培训项目更易在非洲国家产生社会效应。通过对比同类赴非与来华培训项目(如霍元甲文武学校对非武术培训项目对比佛山武术大师赴非培训项目,浙江文化馆对非手工艺培训项目对比青海工艺大师赴非剪纸技术培训项目)可见,来华项目更容易对学员产生文化影响力,有利于深化学员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提升学员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好感度。赴非培训项目(以青海工艺大师赴非开展剪纸和掐丝唐卡培训以及佛山武术大师对非武术培训项目为例)则容易吸引非洲本土媒体,运作成本也较低,适合开展大范围基础性培训,从而产生更加显著的社会效应。   其三,尽管武术培训项目在非洲受到了普遍欢迎,但符合非洲国家底层民众实际需求的项目,如掐丝唐卡、剪纸培训和陶艺等能够提高文化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技能类培训项目则在社会效应和文化影响力上超过武术项目。   其四,“草根化”项目对学员职业能力的提升作用和文化影响力较“精英化”项目显著,而“精英化”项目则更容易产生社会效应。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项目多为针对非洲各国文化管理干部的培训项目,学员的“精英化”特征较为明显。而浙江文化馆承办的对非竹编、刺绣培训项目学员多属草根阶层,有着明显的“草根化”特征。“草根化”项目学员的培训机会较少,普遍怀有通过学习一技之长改变生活的强烈愿望,因此更加珍惜培训机会。同时,由于缺少赴国外培训和交流的机会,所以异国文化对他们的触动往往更加深刻。与“草根化”项目相比,“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