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祖读书脞录中诗经的研究概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志祖读书脞录中诗经的研究概述

孙志祖读书脞录中诗经的研究概述   摘 要: 孙志祖为清为清乾嘉时期学者,著有学术笔记《读书脞录》及《读书脞录续编》凡十一卷,孙志祖的《诗经》研究主要集中在《读书脞录》的正、续编中,共十九条。本文试对这些条目进行简述,并对其中部分有代表性且学术价值较高的条目进行整理和评介,最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这些条目的整体特点,以反映孙氏《诗经》学研究的概况。   关键词: 孙志祖 《读书脞录》 《诗经》研究 乾嘉学术   孙志祖,为清乾嘉时期学者,字诒谷,亦作颐谷,号约斋,仁和(今属浙江杭州)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著有《家语疏证》、《后汉书补正》、《文选李注补正》等书。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儒林传》、《清史列传?儒林传》。《读书脞录》[1]为其晚年随笔,凡七卷,有“说经”二卷,“说子史”二卷,“杂识”三卷;后又有《读书脞录续编》[2]四卷,有“说经”三卷,“说子史”及“杂识”各一卷。阮元《儒林传稿》评价此书“考论经子杂家,折中精详,不为武断之论”。此书有清嘉靖四年自刻本,收入《续修四库全书》。   孙志祖著作颇丰,但对《诗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这《读书脞录》及《读书脞录续编》中的札记条目里,为《正编》卷一“齐诗”、“毛诗置弟子”、“毛传非毛苌”、“维参与昴”、“韩诗外传引卫女诗”、“流离”、“释文误入注”、“蚕月条桑”、“十月之交”、“杼柚”、“行苇”、“彼徂矣”、“亦服尔耕”十三条,及《续编》卷一“木瓜诗传”、“蔌蔌方?Y”、“雨无正”、“宾之初筵”、“会朝清明”、“毛传逸典”六条,共一十九条,大体可以反映孙氏《诗经》研究的概况。   一、条目简述及部分条目的述评   《读书脞录》十九条《诗经》研究条目的研究范围广泛,在文献源流、考辨真伪、诗文训解等多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文献源流与真伪考辨等文献学研究方面,作者受当时三家诗辑佚风气的影响,对三家诗辑佚的研究多有探讨,有“齐诗”、“韩诗外传引卫女诗”两条;另有“释文误入注”一条指出《毛诗正义》将《经典释文》文段误入注中的现象,“木瓜诗传”一条考辨《木瓜》传中孔子论诗是否为王肃窜入、“蔌蔌方?Y”一条指出《经典释文》中“蔌蔌方?Y”脱一“有”字。在对诗的训释方面,主要为字词训诂研究,其中有的兼及对诗旨的探讨,有“维参与昴”、“蚕月条桑”、“十月之交”、“杼柚”、“亦服尔耕”、“宾之初筵”、“会朝清明”、“流离”、“行苇”、“雨无正”十条,大多为汇集援引众说较其优劣长短。作者尚有对《毛诗》作专门的条目三条:“毛诗置弟子”讨论各书对《毛诗》立博士时间的记载,“毛传非毛苌”中认为《毛传》为毛亨所作而非毛苌,“毛传逸典”为十九条中篇幅最长者,主要述评《毛诗》中所载佚书逸文及其辑佚学价值。此外所余的“彼徂矣”条,为对此句句读的正确方式的讨论。   以上为《读书脞录》中《诗经》研究的简述,显然并不足以直观展现孙氏《诗经》学成果的特点。?述的过程中笔者也对此十九条进行了粗略的分类,下面将选取各类中较有代表性的、学术价值相对较高的条目整理、标点,并详述和分析,以期直观深入并相对全面地展示孙氏《诗经》学的面貌。   1.“齐诗”条:王伯厚《诗考》所载《齐诗》仅十余条,然其中如匡衡、伏湛、萧望之之流,不过因本传有习《齐诗》之语,即以所说为《齐诗》尔,惟《翼奉传》所云“五际之要”,则明指为《齐诗》也。《汉书地理志》所引《齐诗》“子之营兮”、“自杜漆沮”,班固时《齐诗》未亡,犹可证据,至宋人如洪氏迈,董氏?、曹氏粹中、范氏处义所述《齐诗》,俱属?E说,《齐诗》魏代已亡(见《隋书经籍志》),宋人更何所案据邪?   卫宣公子寿闵其兄?持?见害,作《黍离》之诗,见《新序?节士篇》,刘向世学《鲁诗》者,此盖《鲁诗》说,洪容斋以为《齐诗》,误。驺虞,天子掌鸟兽官,此《五经异义》引韩、鲁说,见《周礼?钟师》疏,范处义《解颐新语》以为《齐诗》章句,亦误也。   此条是对宋代学者三种误辑《齐诗》佚文现象的讨论:一、认为一些宋代学者著作中所述的《齐诗》缺少依据,来源多有错误。作者以王应麟《诗考》载《齐诗》十余条出发,指出仅仅因为一些汉儒传记中有学习《齐诗》的记述就将其传中出现的诗都归入《齐诗》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唯有《汉书?翼奉传》“五际之要”之论指明是《齐诗》的衍生学说其中材料作为《齐诗》材料才足信。进而指出洪迈、范处义等宋儒所载述的《齐诗》都有疑点。二、因“卫宣公子寿闵其兄?持?见害,作《黍离》之诗”见于学习《鲁诗》的刘向所著的《新序》而判断此论出于《鲁诗》的说解,而非洪迈所认为的《齐诗》;三、对于“驺虞”为天子掌鸟兽官的说法,溯源《周礼?钟师》疏指出范处义《解颐新语》以为《齐诗》为误。   辑录三家遗说,自宋代王应麟发其端,在清代迎来高峰,范家相、冯登府、陈寿祺、陈乔枞、魏源等,都有考辑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