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飞行手册中文版(上).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仪表飞行手册中文版(上)

第1 章 人的因素 1.1 介绍 人的因素包含的范围较广,通过研究人、飞机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提高人的能力从 而降低飞行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机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飞机的安全性不断得到提升, 机械故障在逐渐减少,但由人的因素引发的事故发生率却在递增。在所调查的事故中,与人 的因素方面有关的事故占到了总数的 80 %以上。如果飞行员能够加强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和 了解,就可以更好地准备飞行计划并更加安全、无事故地完成飞行。 在仪表气象条件(IMC)下飞行可能会使人体的感觉器官产生错觉。作为一个合格的飞 行员,需要去认识并有效地纠正这些错觉。在仪表飞行中,要求飞行员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 来进行决策。 本章涉及到的人的因素主要包括用来定向的感觉系统、飞行中的错觉、生理和心理因素、 身体因素、航空决策和机组资源管理(CRM)。 1.2 定向感觉系统 定向是指飞行员能够清楚地认识到飞机的位置以及自己相对于一个特定参考点的位置。 失定向是指不能定向,空间失定向专指不能确定相对于空间或其它物体的位置。 定向通过三个方面的人体感觉器官来实现:眼睛、前庭器官和本体感受。眼睛维持视觉 定位。内耳的运动感觉系统维持前庭器官的定向。人体的皮肤、关节和肌肉神经维持本体感 受定向。身体健康的人处于自然环境中时,这三个系统工作良好。但当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各 种力作用在人体时,这些感官系统就会提供相应的误导信息,就是这些误导信息造成了飞行 员失去定向。 1.2.1 眼睛 所有感官中,视觉在提供信息保持飞行安全方面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尽管人的眼睛 在白天视觉最佳,但在非常暗的环境中,也是能看到东西的。白天,眼睛使用被称为视锥细 胞的感受器,在夜间的时候,我们的视觉通过视杆细胞(视网膜里对昏暗的光线可作出反应 的细胞)来工作。两者均根据他们感应到的照明环境来提供最佳的视觉。换句话说,视锥细 胞在夜间是无效的,而视杆细胞在白天也是无效的。 眼睛还存在两个盲点。白天盲点位于感光的视网膜上,视神经光束从这里通过(将信息 由眼睛传到大脑)。此处没有光感受器,也无法产生信息传输到大脑。夜间由于视锥细胞大 量集中,密集排列在中心凹周围,人的视觉中心会形成一个盲点。由于该区域没有杆状细胞, 视锥细胞在夜间表现不佳,因此夜间直视某一物体时会看不到该物体。因此,夜间飞行中, 越障或者巡视查看周围环境时最好带有一定角度来观察物体,避免直视。 大脑根据物体的颜色、颜色的 对比并参考周围物体来处理视觉信 息。『图1-1』展示了视觉信息的处 理过程。大脑通过很多相关信息包 括物体周围的环境来确定物体的颜 色。在下图中,位于立方体阴影区 域的橙色的正方形实际上和立方体 顶部中央位置的褐色正方形的颜色 是一样的。 将橙色方形与周围环境隔离开 来,你会发现它实际是褐色的。很 明显,在现实环境中,处理视觉信 号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复 杂地形中识别机场或者在轻度薄雾 条件下识别另一架飞机时会出现此 类问题,因此应提高警惕。 『图1-2 』介绍了感知方面的 『图1-1』魔方图 问题。两个桌子长短相同。人眼很 图 1-1 魔方图 容易就物体的大小产生错觉,包括 长短。通常在飞行员眼中,一条跑 道在平地上要比在不平坦地形上要 宽,这是由于固有思维模式造成的。 1.2.1.1 明暗交替中的视觉 光暗的情况下,眼中所见的航 图以及飞行仪表可能会不可靠,除 非驾驶舱灯光充足。在黑暗中,视 觉对光会更加敏感。这个过程被称 作暗适应。虽然在完全黑暗的条件 下,完全的暗适应至少需要30 分钟, 但是在暗红色驾驶舱灯光条件下, 飞行员可以在20 分钟内达到中等程 图 1-2 Sheard 的桌子 度的暗适应。 红光会严重破坏一些颜色视觉(过滤了红色光谱),尤其在飞机内识读航图时,眼睛会 很难把视线集中在航图上。 因此飞行员应该在需要最佳外界夜视环境时使用红光。需要查阅地图或读取仪表时,可 使用暗淡的白色驾驶舱灯光,尤其是在IMC 条件下。 在看到强光时,任何程度的暗适应都会在几秒内消失,因此在夜视条件下使用灯光时, 飞行员应该闭上一只眼睛来保持该眼对暗光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