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植游仙诗意蕴简析
《河北学刊》1997.2??徐 明??曹植游仙诗意蕴简析1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现存完整诗作八十余首而游仙诗就有十首除政治抒情诗以外这是他写作较多的一类。研究曹植的诗歌创作不应忽视这一部分。曹植一生无论顺畅、得意还是经历坎坷、磨难、积极用世的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这样一位作家却写了如此众多的游仙诗这是一个很可玩味的现象。汉代产生了游仙诗虽然流传至今的作品不多我们仍能大略了解这类作品的思想底蕴和艺术表现的基本特征。这些作品借助道家经典记述的某些仙人、仙境和神异故事的素材有的作品还融入一些方术之士的迷信思想影响驰骋想象、勾勒出翱翔奇妙仙境的图画制造一种永恒、自由、和乐、安闲的情调氛围。这种仙境应该说是道家理想境界的诗化展现仙人是道家理想人物的形象化显示。仙人、仙境是以现实世俗生活现实人生的对立物方式出现的是道家思想的寄托对象。总之游仙诗是以文学形式体现道家思想的方式之一这一诗体总的思想是超脱尘世、超脱人生烦恼在非现实的道家诗化境界中求得心灵安适与平和、慰藉与暂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借助想象的素材有限表达的思想狭窄、浅薄又加上带有某种程度的俗世宗教迷信色彩所以这类诗作只能说是道家思想的言词华美的简单图解和玄言诗有相通的地方没有表现现实生活才有的瑰丽多姿的丰富性鲜活真切的生动性和耐人咀嚼的深刻内涵。游仙诗的基本思想倾向和曹植一生的主导思想是截然相反的。曹植一生主要活动于三个时期:曹操创建宏业的建安时代曹丕为帝的黄初之年和曹睿称制的太和之年。建安时代是作为曹操的次子曹植雄心壮志勃发、政治热情高涨的第一时期表现出强烈的积极用世的思想倾向。黄初之年曹植由于客观的原因雄心与热情沉寂下来。而太和之年虽有来源于外界的压抑又是曹植四十一岁人生历程的最后六年但其雄心壮志再度勃发、政治热情又一次高涨沉寂的积极用世思想出现第二次高潮。曹植一生有两个热衷的追求一是文学创作二是政治进取建立功业而后者是第一位的占主导的地位。他说:“仆少小好为文章。”《与杨德祖书》对文学创作尤其是辞赋《前录自序》:“余少而好赋……”情有独钟且天才早现。但他在同篇文章中又说:“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业、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辨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即使是第二位的文学也要“润色鸿业”于政治教化有所裨益目的性十分鲜明。在太和之年我们又感受到这位饱经忧患的文学家立功的雄心和政治热情。他的《薤露行》一诗写道:“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骋我迳寸翰流藻重华芬。”人们往往引此诗为据说明曹植把思想重点转向文学创作意欲借著述千古留名。这绝不是说他在政治上的进取心有所削弱。我们不仅在本诗中更在他此时期写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陈审举表》、《请招降江东表》等文章中为他充贯每篇的“忧国忘家、捐躯济难。”《求自试表》“名挂史笔、事列朝荣“同上的凌云志、豪壮情而感动。他的《鱼且篇》这样写道:“鱼且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世士诚明性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视上路人势利唯是谋。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汛泊徒??66??嗷嗷谁知壮士忧”这样激越的旋律也回荡于《杂诗》“仆夫早严驾”等诗篇中。这和他建安时期写的《杂诗》:“飞观高百尺临牖御 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雠亮不塞甘心悬丧元。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所表现的雄心与热情是完全一致的。正因为这样鲜明的积极用世的思想所以对待道家出世思想和隐逸之士也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他在《七启》一赋中通过玄微子和镜机子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对立斗争和玄微子放弃隐逸生活投身现世的结局表现镜机子入世思想的胜利表达了作者诱导、激励士人投身现实政治生活有所作为的用心。对栖身林泉、退耕草野的隐者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他们“驰竞之情逸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亦乃爵禄可辞。”“此亦有助于风教耳。”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各正史《隐逸传》也持这样的观点。一种认为这些人全真保素无功无名于尘世与自然合一与大道相融是道家思想的体现者。前者从用世的角度后者从出世的角度看待同一社会现象思想立场并不一样。曹植写《许由巢父池主赞》正是从用世的思想出发给这三位有名的隐逸者以“清足厉俗”的赞誉。这些例证都说明曹植对道家思想的否定态度。所以对与道教有亲密关系的方术之士的迷信说教持坚决排斥的态度《辨道论》一文可说是确凿的明证。历来的游仙诗作从形貌言大致相同表现方式仿佛。但其中有些作品则以游仙为体寄寓了作者特定的思想情感从而折射出作者个人的真实经历和所处的现实生活环境郭璞的《游仙诗》就是这样不同凡响的作品。曹植的思想与游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