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 要]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明晰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概念,深入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特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可以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21-02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目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与有效载体。[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培养一批素质优良且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概念
目前,国内学者从组织形式、创新过程等不同视角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定义。陈洪根[2]认为,大学生创新团队是指以课题研究组、创新实验小队、项目组等形式存在的大学生科研型群体组织,具有自组织性、自发性、自主性等特点;郭孝锋[3]则强调协作过程及成果,他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大学生为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特定或非特定学习与科研目标,以团队形式实现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最终产生有一定价值成果的群体组织。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首先应是一个学术团队,以一个学术领导人为核心,同时还有一群拥有共同学术目标、交流通畅频繁、能够相互协作的大学生。[4]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指由技能互补的大学生及研究生组成,有共同学习或科研目标,通过相互协作开展创造性、创新性研究活动,并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群体组织。团队目标是通过团队合作,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这样一方面能够产生一定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能为将来其独立从事创造性、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特征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协作开展创造性研究活动。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属于一种典型的系统,团队成员在系统内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系统的结构。该系统具有开放性、内聚性、竞争性、多维性、成长性及交互性,团队成员间的协同创新程度直接决定了本团队科研创新绩效。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具备以下特征。
(一)目标明确
对于任何一个团队而言,明确的目标是团队组建的基础条件。明确而又具备指导性、可实现性的目标,是凝聚团队成员、协调团队活动、提高团队效率、保证任务完成效果的指路明灯。[5]
(二)团队成员多元性
作为一个开放性组织团体,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的学科专业,拥有差异化的知识结构,每个成员在团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团队成员多元性还体现在各个成员的优势与劣势、特长与缺点各有不同,性格各异,进入团队的初衷与愿景差异显著。
(三)团队交互性
一方面,团队交互性体现在人员的自由流动上。由于科研任务具备阶段性,受不同学生学籍年限所限,团队成员的组成在团队生命周期内会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团体交互性体现在团队内部的交流开放性上。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系统内定期有组织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共享学习资源,有利于团队成员间开放的姿态与心态的形成,能促进团队成员进行多维度、交叉性的交流和探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团队成员知识结构
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是科技创新团队创新的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由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生组成,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对解决复杂、交叉问题至关重要。同时,要想获得创新性、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必须具备学术创新相关的基础知识,成员个体自身的知识结构会对团队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6]
(二)团队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创新思想的来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包括学术自由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学术自由是学术创新的基本原则,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能够鼓励团队成员积极进行学术交流。宽容而严肃的学术批评空间,勇于向学术权威提出不同看法的态度,是大学生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动力源泉。
(三)激励措施和制度保障
缺乏激励机制与环境,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而言,有效的激励措施是其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的牵引力,而科研场地、经费以及团队内部的管理制度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运行的基本保障。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团队目标
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团队成员的兴趣爱好、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及对策的研究.doc
-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及其引导的策略.doc
- 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及其结构优化的研究.doc
- 大学生消费行为发展的趋势及对策的研究.doc
- 大学生消费群体对信用卡使用的现状分析.doc
- 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的现状调查分析.doc
- 大学生消费观培育机制的研究.doc
-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的研究.doc
- 大学生涉网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doc
- 大学生淘宝网“刷信誉”现象调查的研究.doc
-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等4地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pdf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 重庆市开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云南省昆明仁泽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 《环境文本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pdf
- 《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技术规范》.pdf
- 《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光声光谱法连续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
- 《美丽城市建设数据分级分类规范》.pdf
- 《大数据优化区域空气质量模拟排放输入数据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