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绵阳31号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docVIP

小麦新品种绵阳31号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新品种绵阳31号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小麦新品种绵阳31号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摘要]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1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与磷肥,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四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在四川绵阳31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225.34~246.62×104/hm2基本苗,纯氮量189.79~198.93kg/hm2,P2O5用量86.83~110.04 kg/hm2,K2O用量97.78~125.32 kg/hm2。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1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7日至11月2日。   [关键词]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绵阳31号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720017-02      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一)播期试验   2003~2004年度,在绵阳农科所试验田(青义镇)进行了播期试验。从10月20日起至11月16日,每7天播种一期,共设五个播期,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面积为6.625m2(行长5m、行距0.265m、5行区)。磷钾肥全部作底肥,氮肥以基肥:追肥=70%:30%来施用,追肥时期为拔节期。各处理均在蜡熟末期全部收获计产。   (二)密肥试验   2004~2005年度与2005~2006年度,在绵阳农科所试验田(松垭镇)进行了两年的密度、肥料试验。播种期采用上年度播期试验最宜播种期播种。   试验地地力均匀,前作水稻,砂壤土,0~20cm土层土壤含有机质分别为1.252%和1.718%,全氮为0.132%和0.131%,碱解氮为78.3 mg/kg和108.92mg/kg,速效磷为12.65 mg/kg和18.97mg/kg,速效钾为31.96 mg/kg和45.07mg/kg,PH值为5.89和6.21。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选用了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各因素编码水平见表1。      试验设两次重复,共46个处理,各处理面积为9.275m2(行长5m、行距0.265m、7行区),处理间设走道0.5m。其中磷钾肥全部作底肥,氮肥以底肥:追肥=70%:30%来施用。追肥时期为拔节期。分别于蜡熟末期收获,以中间5行的产量折成单位面积产量(kg/hm2)计算。   (三)验证试验   根据2004~2005年度试验结果得出的绵阳31号产量大于7500kg/hm2的优化栽培技术措施,于2005~2006年度在绵阳农科所试验田(松垭镇)实施了验证试验。试验面积667m2,2005年10月28日播种。密度为222×104/hm2基本苗,纯氮量192kg/hm2,P2O5用量90 kg/hm2,K2O用量102 kg/hm2。磷钾肥全部作底肥,氮肥以基肥:追肥=70%:30%来施用,追肥时期为拔节期。田间管理同大田,蜡熟末期收获。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密肥试验结果分析   1.产量结果与各栽培因素间回归方程的建立   两年度的结果比较相似,以2005~2006年度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籽粒产量为目标性状(Y),建立起它与各栽培因素(X1,X2,X3,X4)间的数学模型为:   Y=7216.96+249.89X1+1107.49X2+315.98X3-7.89X4+188.93X1X2-76.97X1X3-8.96X1X4+9.71X2X3+821.34X2X4-88.94X3X4-148.98X12-394.88X22-59.38X32-30.83X42   对所得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检验,其中F(失拟)=0.89F0.05(2,6)=5.14,   差异不显著;F(回归)=57.86F0.01(14,8)=5.56,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因此,试验结果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吻合,能反映实际情况,无失控因素,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靠,可用于预测绵阳31号在四川绵阳生产上的产量及筛选优化栽培方案。   同时对各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施磷量的一次项回归系数与密度、施氮量的二次项回归系数达到1%显著水平,密度与施氮量的互作达到5%显著水平,其余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   2.各栽培因素的主效应分析   由上面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看出各栽培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   采用“降维法”对各栽培因素与产量间的效应关系进行分析。即将其余各因素固定在零水平,得出另一个因素与产量的效应方程:   种植密度:Y1=72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