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千言解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五千言解读

PAGE PAGE 15 老子五千言如何解读 丁玉新 老子五千言,本名《老子》,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最完整的一部哲学著作。尽管这篇著述广为流传,据说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但是它所隐讳的伟大思想鲜为人知。 《老子》传世以来,解读之书层出不穷。但因不知解老方法、不知老子立场,古往今来的解读者皆无法触及老子本义。笔者谨以此文略作证明,但愿能将解老事业引入正轨。 老子的叮嘱亟待重视 古今解老,众说杂陈。宋元之际的道教学者杜道坚在其《玄经原旨发挥》一书中指出:“道与世降,时有不同,注者多随时代所尚,各自其成心而师之。故汉人注者为‘汉老子’,晋人注者为‘晋老子’,唐人、宋人为‘唐老子’、‘宋老子’。”这种由来已久的乱象确实很难终结,所以,清代 HYPERLINK /view/67073.htm \t _blank 思想家魏源在《老子本义》中慨叹说:“解老自韩非下千百家,老子不复生,谁定之?”然而,老子不复生,这个问题也能解决。 众家解老千万言,也不及老子一语宝贵。老子在五千言里自陈解读方法,并未引起古今解老者的足够重视。 帛书本《老子》第19章有言:“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这是老子写下的极为重要的叮嘱。由于人们习惯于望文生义,将其解释得离题太远,所以,老子给出的解读方法也一直被掩盖着。 这几句话的大意是:这掺杂的言词,被人认为文章有不足。因此,想要弄明白它有所叮嘱:间杂选取含义,保证严密,诋毁王侯的想法。 [注解] ①三,本作“参”,同“糁”。《周礼·天官疏》:“列国之诸侯大射,大侯九十弓,糁侯七十弓,豻侯五十弓。糁侯者,糁杂也。” ②令,通“名”。名,同“明”,明白、理解清楚。甲骨文(名)与(明)为一字。 ③属,通“ HYPERLINK /dictionary/dcontent.php?word=%D6%F6 \t _blank 嘱”。《战国策·齐策四》:“属孟尝君。” ④见素抱朴,间杂挑选,保证严密。 见,通“覸”。《礼·祭义》:“见以萧光。”[注]见,当为“覸”,音间厕之间。孔颖达云:覵,谓杂也。 素,同“索”。甲骨文均作,且素与索古声无别。《释名》:“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索,挑选。《左传·襄公二年》:“以索马牛。” 抱,通“ HYPERLINK /dictionary/dcontent.php?word=%E4%BF%9D \t _blank 保”,保证。《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据《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此处为“保”字。 朴,严密。《周礼·冬官考工记》:“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注]朴属,猶附着坚固也。 ⑤少思寡欲,指责王侯的想法 少,毁谤、指责。《史记·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注]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称人曰多之也。 思,用于句中,无实义。《诗·小雅·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 寡,王侯的自称。《礼·曲礼》:“诸侯自称曰寡人。” 欲,愿望、想法。《论语》:“我欲仁。”[注]期愿之辞。 老子叮嘱的这句话确实至关紧要。他不仅交待了文章解法,还强调了文章内容的性质。 在此,老子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他对五千言表面上的杂乱状况直言不讳。无庸置疑,这种杂乱是老子故意制造的。他用了文字 HYPERLINK /view/577597.htm \t _blank 混淆技术,使自己的文章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HYPERLINK /subview/7411/9853041.htm \t _blank 密码文件。二是他给出了解读规则。古今有学问的人著书立说,都忌讳用词单调。然而,老子掩饰本义的重要方法就是用词单调。对于文章中同样的字、同样的词和同样的句子,我们要倍加小心,谨慎对待。老子告诉我们:遇到相同的字词,要间杂地选取含义,并保证语义的严密。三是五千言的内容以诋毁王侯的想法为中心。也就是说,老子五千言不是为当权者治世理政开方的,而是猛烈攻击封建统治的。这是我们确认老子本义的重要依据。 解老必须方法正确 间杂地选取字词含义,是至关重要的解老方法。在此举例说明。 《老子》第1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在这段话中,有3个“道”字,5个“名”字。它们绝非是一个意思。 道,有两个意思。 ①道,有的金文写作,即“衟”字,本义:道路。《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②道,同“导”。有的金文写作,即为“導”字,本义:引导、指引。《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名,有四个意思。 ①名,通“命”。《诗·周颂·赉》:“时周之命。”《康熙字典》:“名,与命通”。命,规律、定律。《诗·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笺]命,猶道也。 ②

文档评论(0)

solo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公共营养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3日上传了公共营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