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型喀斯特流域降水与径流特征分析及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贡献
第 37卷 第 6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7, No.6
2017年 11月 QUATERNARY SCIENCES November,2017
- - -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7.06.08 文章编号 2017
典型喀斯特流域降水与径流特征分析
及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贡献分解
①② ③ ①③
徐 森 狄崇利 李思亮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55008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① ②
③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072)
摘要 地下水文过程是地球关键带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具有地表地下二元水文结构的喀斯特地区,其水文
过程与其他类型区差异显著,研究黔中典型喀斯特小流域后寨河流域降水与径流特征及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因
素,有助于在区域视角上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喀斯特流域水文特征。本文基于贵州省普定县后寨
河流域出口观测站 1987~2006年实测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序列水文数据,分析比较了后寨河流域降水、径
流的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并采用集中度与不均匀系数两个指标分析比较了流域降水与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
采用累积距平法、年际累积量法分析了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确定出 1990年与 2002年两个拐点
年份,其中1990年为突变年。运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计算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年际变化的
贡献率:以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初始阶段 T(1987~1990年)为基准期,在不考虑潜在蒸散量的影响时,计算得到
1
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措施期 T(1991~2002年)时段降水量减少对于地表、地下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
2
3932%、4652%,人类活动对于地表、地下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6068%、5348%;如果考虑潜在蒸散量
- -
的影响,潜在蒸散量减少对于地表、地下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 1489%、1761%,而人类活动对于地表、
地下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增至为7557%、7109%。可见,人类活动是后寨河流域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主要驱
动因素。
主题词 径流 集中度 不均匀系数 累积距平法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 喀斯特流域
中图分类号 P641.134,S273.29 文献标识码 A
变化的影响,还包含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利工
1 引言
程水量调节、用水消耗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何定量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影响河川径流变化的两 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是当
[1~4] [5,6,11]
大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对于河川径流量的影响 前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王随继
主要体现在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其中降水量的变化 [7,8]
等 通过提出的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Slop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