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化学与环境二水体及土壤的污染与治理.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与环境二水体及土壤的污染与治理

一、世界水资源状况 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世界水资源分布 世界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除了欧洲因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较为丰富以外,其他各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严重缺水地区,最为明显的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内陆国家,那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存在严重缺水的问题;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被迫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2000万立方米。世界淡水资源的65%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占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 如果一个国家年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国家。人均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是严重缺水国家,共有15个:埃及、阿联酋、阿曼、佛得角、布隆迪、阿尔及利亚、也门、约旦、沙特阿拉伯、巴巴多斯、新加坡、巴林、利比亚、科威特、卡塔尔、马耳他(年人均水量仅82立方米)。中国人均水量不富,是缺水国家之一。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与发展大会指出: “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便是水”。 2007年3月22日,印度新德里,一名儿童在公共水站饮水 东方ic 图 (新闻) 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1、中国水资源储量 2、水资源分布 我国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起码的生存线,那里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500立方米。 目前我国有300个城市缺水,占城市总数的56%, 110个城市严重缺水,他们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和沿海地区,水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就达到2000多亿元。每日缺水1600万立方米,我国城市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有专家估计,2030年前中国的缺水量将达到600亿立方米。其中我国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 3.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①中国水资源总量虽较丰富,但人均水资源相当贫乏的这一基本特点。 3.3.2 水质指标、水质评价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水质指标: 5、耗氧有机物 ②化学需氧量(COD) ③总有机碳(TOC)与总需氧量(TOD) 二.水质评价 一、水污染定义 二、水污染的分类 三、危害严重的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 1、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2、重金属污染的途径 3、重金属污染事件 四. 有机物污染 五.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污染成为印度面临的“灾害” 杭州钱塘江附近鱼塘被污染鱼类死亡 2、污水处理方法 一、什么是土壤污染? 我国是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其数量正不断减少。但是,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国目前至少有1300~1600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污染;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合计约200亿元。专家指出:“不断恶化的土壤污染形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将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对于合理利用土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学科,环境化学理所当然的要将土壤列入研究范围之类,并由此衍生出了一门新的专业学科——土壤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是研究土壤环境的形成、组成和性质;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降解与归趋的一门学科,是环境学和土壤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二、土壤的组成、结构 3.4.2、土壤的性质 一. 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能表现出一定的胶体的物理特性:带有电荷(通常为负电荷),并且各胶体微粒间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使土壤具有分散性。当外界由于灌溉等原因加入电解质(可在水中电离成带电的离子)时,胶体微粒间的电荷排斥力消失,溶胶变凝胶,从而使土壤具有凝聚性。 同时,由于土壤微粒的带负电性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吸附土壤中带电阳离子的能力:阳离子的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就与土壤胶粒吸附越紧密,并且能将其它相对吸附不紧密的离子置换下来,这个过程叫离子交换吸附。例如钙离子(Ca2+)能将吸附在土壤胶粒上的钠离子(Na+)交换下来。 二. 土壤的化学性质 1、土壤的酸碱性 土壤中二氧化碳(CO2)溶于水形成的碳酸;矿物质氧化产生的无机酸;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以及人为施用的无机肥料中残留的无机酸,均能在土壤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H+),使土壤显酸性,H+浓度越大,酸性越强。 另一方面,由于土壤胶粒的吸附作用,土壤微粒表面往往吸附得有部分H+,这些H+需要被其它离子交换下来才能对土壤的酸度作出贡献。同时,在被吸附的离子中有一定含量的Al3+,它在被其它离子交换下来的时候,容易在土壤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H+,从而使土壤表现出酸性。 反之,当土壤溶液中存在较大量的弱酸强碱盐类时,比如Na2CO3和NaHCO3,溶液会因为这类盐水解所生成的OH-并使其浓度高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