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误区提示 2、备考胜经?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形象鉴赏的相关知识、术语,熟悉掌握鉴赏形象的基本方法。 (2)、平时多读点评和评析式的诗歌欣赏,读时要有意识地感受、分析意象、意境或人物形象。 《诗意春秋伴入眠》 (3)、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诗歌作家的基本情况(包括生平、志趣、代表作等),这样即使考题出了我们不熟悉的作家的诗歌,我们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4)、集中做一些诗歌形象鉴赏的专题训练题,不少于30道题,从阅读训练实践中感悟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技巧。 六、误区提示 3、特别提示: ?1?、鉴赏诗歌的形象虽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但是必须是在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的鉴赏,切忌答非所问、脱离诗歌材料漫天想象。 2、根据问题的要求,不仅要答出是怎样的形象,还要有一定的分析,用语要简明。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朝文学家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好事近 渔父词》赏析 诗人: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渔父形象?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上阕表现出的是一个无拘无束、潇洒率性的渔父形象。 “摇首出红尘”,示其超脱;“醒醉更无时节”,示其疏放;“惯披霜冲雪”,示其勇毅。 [(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评分标准:本题3分。结合作品简析2分(任选两处分析即可);结合1分。意思对即可。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思路:特征+身份 思路:手法+特征+具体表现。 思路:手法+特征+作者在形象中寄寓的情感、理想、追求、品质。 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 【了解高考考纲】 《考试大纲》要求: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即鉴赏评价。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诗歌是以形象说话的,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哪三种? 形象类别 内 涵 典 例 人物形象 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和诗人“我”的形象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李白《行路难》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景物形象 指诗歌中描写的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所描写的落叶和长江 事物形象 作者用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所借助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春蚕和蜡烛 一、诗歌形象分类 人 物 形 象 景物形象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 B、作品中其他人物。(偏重叙事的诗歌) C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诗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 (偏重写景的诗歌) 事 物 形 象 D、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偏重托物言志的诗歌) E、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偏重特定意象的诗歌) 高考诗歌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 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同一性的一面。 课本回顾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塑造的人物形象: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 “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