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心理调节增进心理健康知识分享.pptVIP

学会心理调节增进心理健康知识分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会心理调节增进心理健康知识分享.ppt

(四)人格障碍的矫正 1.反向观念法 2.习惯纠正法 3.行为禁止法 4情绪调整法 三、大学生心理异常形成的重要原因 1、社会环境因素 2、校园生活因素 3、个人阅历因素 4、生活中重大事件 5、认知偏离等心理因素: (1)社会认知偏离 (2)不良的心理追求 (3)挫折耐受力 (4)旗帜性格差异也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异常的重要因素 一.培养健康心理的基本原则 1. 协调平衡原则 2. 能动适应原则 3. 身心互动原则 4. 相容互益原则 5.遗传和教育并重原则 6. 持久恒动原则 二、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1. 提高整体素质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发展高层次的需要。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扩大知识领域。 2. 注重心理卫生 学会科学用脑。 善于调节自己的心境。 保持合理的生活节奏。 调整自己的认知系统。 3. 完善心理防御机制 辩证分析个人处境,不要自卑,不要目光短浅,正确对待意外事件 。 合理宣泄,积极咨询。 积极超脱,克服尽善尽美主义 。 适当转移兴奋中心。 积极用行为补偿。 语词暗示,合理幽默。 案例1: “今天,我带着一个青年学生的纯真与赤诚求救于您。……我,一位出身于洞庭湖滨的农家子弟,曾经有过天真烂漫的童年,对未来纺织过五彩的花环,而且,也曾从小学发蒙的那一天起,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心理,在知识的百花园里漫游过。在同龄人中,自己每每以令人羡慕的姿态出现(当然,我对此并没有自我陶醉、自我满足),多年来一直担任班长、学校学生会的主要职务。这时,我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不过,我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直爽有余,往往在师友面前直言不讳。一次,我无意中得罪了一位年长的英语老师。之后,这老师在课堂上三番五次地挖苦我,讽刺我,严重地挫伤了我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从此,在我那理想的世界里,便渐渐地有了一丝阴影。我的生活开始变得懒散、随便,学习也不那么认真了,整日沉默少言,对外界事物失去了年轻人的敏感与好奇,显得麻木起来。我以这种态度渡过了最后一段中学生活。 ……我于去年走进了××师专。由于年轻人对于生活的不太现实的企盼,我显得更为消沉,当然,或许还不至于堕落。我生活毫无规律,对学习也似乎无所谓,甚至到现在,尽管我已深知如此下去的危险,但仍然不能自拔。对于自己,我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整日惶惶然,对某些十分简单的事也显得六神无主。作为一个男性公民,尽管我并不那么狭隘地以为女同学一定比我们差得多,但对于事业,无论是从心理、生理还是其它诸方面,毕竟男同胞要占优势。我们对于事业要有所追求。况且,请您原谅,说得自负一点,我是从尖子生走向消沉的,我还得赶上去啊! 我现在处于一种病态心理之中。望您,一位心理学者,能够救救我!不胜感激。” 讨论题目: 1、郑××患的是什么样的心理疾病? 2、造成郑××此种心理疾病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郑××向你咨询,你将如何指导他摆脱此种心理疾病? 第四章 学会心理调节 增进心理健康 ——主讲教师:虎业勤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一、健康的内涵和具体标准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和程度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标准 一、健康的内涵和具体标准 (一)健康的内涵: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颁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 (二)健康的10条具体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 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三)生理健康的意义 生理健康是成才的物质基础。 生理健康是作出社会贡献的物质基础。 蒋南翔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蒋南翔提出: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四)生理健康的途径 1. 坚持体育锻炼。 2. 按时作息。 3. 讲究卫生。 4. 防止意外伤害。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和程度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