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代谢复习ppt课件
第三讲 糖代谢复习 考 点 综 述 要 点 回 顾 例 题 讲 解 考 点 综 述 三大物质代谢以糖代谢最为重要,历年来的考研试卷均涉及较多分值,考点主要在: 糖酵解 丙酮酸去路 三羧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 磷酸戊糖途径 糖异生作用 糖原的分解与合成 糖代谢的调控和糖代谢紊乱 考 点 综 述 糖酵解考点主要在:概念、场所、反应方程式、关键酶、能量变化、调控等方面。 特别应注意糖酵解10步反应中:3步限速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2步消耗ATP的反应、 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2次同分异构化反应、1步裂解反应、唯一1次氧化脱氢反应(112223) 考 点 综 述 丙酮酸的去路考点主要在: 无氧条件——乳酸发酵、乙醇发酵 有氧条件——乙酰CoA,该反应重点掌握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包括哪3种酶和哪6种辅因子及其调控 Pyr转变成Ala——与氨基酸代谢相联系 Pyr通过糖异生作用重新合成葡萄糖 考 点 综 述 三羧酸循环考点主要在: TCA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要注意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注意其概念、场所、反应方程式、关键酶、能量变化、调控等方面 特别要注意TCA的8大步反应中,有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2次脱羧反应、 3个限速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4次氧化脱氢反应(1234) 考 点 综 述 乙醛酸循环考点主要在: 又称三羧酸循环支路 只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 注意其概念、场所、反应过程(2个关键酶)、生物学意义等方面 考 点 综 述 磷酸戊糖途径(PPP途径)考点主要在: 又称磷酸己糖支路(HMS/HMP途径) 注意其概念、反应过程的特点(2个阶段)、调节、生物学意义等方面 考 点 综 述 糖异生作用考点主要在: 由非糖化合物(丙酮酸、生糖氨基酸、乳酸、甘油)合成葡萄糖的途径 注意其概念、反应过程、关键酶、能量变化、前体物质及调节等方面 特别要注意与糖酵解途径的比较。 考 点 综 述 糖原的分解和合成考点主要在: 注意其概念、反应场所、限速酶、调节机制等方面 可通过比较的方法来理解掌握 考 点 综 述 糖代谢的调控与糖代谢紊乱考点主要在: 糖酵解作用、TCA的调控 酵解、TCA及氧化磷酸化途径之间的协调控制(巴斯德效应) 糖异生和酵解作用之间的协调控制 糖原分解与合成的协调控制 激素、神经递质等对血糖代谢的调节控制 糖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的先天性缺陷或由于调节作用失常,就会导致糖代谢紊乱,如蚕豆病、糖尿病、VB1缺乏病、丙酮酸激酶缺乏病、糖尿病等 要 点 回 顾 按各代谢途径来讲解复习: 糖酵解 丙酮酸去路 三羧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 磷酸戊糖途径 糖异生作用 糖原的分解与合成 糖代谢紊乱 要 点 回 顾 糖酵解: 1、概念与反应场所: 2、反应过程: 3、参与酵解的酶: 4、能量变化: 5、糖酵解的调节控制: 6、糖酵解的意义 7、其它六碳糖进入糖酵解的途径 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乙酰CoA的生成 糖酵解生成的Pyr可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化下,生成乙酰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原核细胞则在胞液中 要 点 回 顾 三羧酸循环: 1、概念与反应场所: 2、反应过程及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酶: 3、能量变化: 4、柠檬酸循环的调节控制: 5、柠檬酸循环的关键产物——乙酰CoA 6、柠檬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7、柠檬酸循环的回补反应 8、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比较 葡萄糖完全氧化产生的ATP 回/填补途径(包括丙酮酸羧化支路) 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产生ATP的分解代谢途径,它产生的中间产物也是生物合成的前体——TCA双重/两用性。例如谷氨酸、天冬氨酸是从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衍生而成。一旦草酰乙酸浓度下降,势必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进行。 TCA代谢中间产物必需被及时补充,对TCA中间产物有补充作用的反应叫回/填补反应 1.丙酮酸在丙酮酸羧化酶(肝)催化下形成草酰乙酸,需要生物素为辅酶。 2、丙酮酸在苹果酸酶的催化下形成苹果酸,再由TCA途径生成草酰乙酸。 3、丙酮酸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PEP羧化酶的催化下形成草酰乙酸。 4.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的转氨作用可以形成草酰乙酸和α-酮戊二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也会形成琥珀酰CoA。具体反应复习氨基酸代谢。 要 点 回 顾 乙醛酸循环: 1、概念与反应存在: 2、反应过程: 3、关键酶: 4、乙醛酸循环的特点和生理意义 通过一分子乙酰CoA和草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面垃圾清理无人机设计.doc
- 传感器技术指导书.doc VIP
- Unit3 Sports and fitness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车型EOP管理相关参考内容.docx VIP
- 六年级英语竞赛试题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练习范本.pdf VIP
- 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知识点详解.doc VIP
- 2024年评职称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pptx VIP
- 音乐就在你心中.ppt VIP
- 高中英语课件(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pptx VIP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详细解读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