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结构与央行最优目标选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docx

二元结构与央行最优目标选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元结构与央行最优目标选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论文

摘 要 自 2000 年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双顺差”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问 题引发了热烈的争论。中国经济有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且央行的干预行为明显, 但是目前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涉及二元结构和央行的政策抉择的工作较少。 本文主要研究了二元结构和央行最优目标下的政策选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 响,其基本逻辑结构:(1)由于二元结构的存在,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不同于传统 的理论预测,即所谓“人民币汇率之谜”,二元结构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应该产生 很大的影响;(2)央行由于二元结构引起的市场失灵而干预市场,解决市场失灵 问题,寻求最优的发展路径,央行的干预行也为会影响汇率的走势;(3)央行最 优目标的政策抉择,可分为内部市场的最优干预和外部市场的最优干预。内部市 场的最优干预是指央行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最优抉择,外部市场的最优 干预指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即央行在汇率波动和外汇储备之间的最优抉择。 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及特点: ①应用非线性模型研究了二元结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目前的文献将二元结构和 B-S 效应分别进行研究,无法从二元结构的角度, 解释 B-S 效应是否存在内在机制。现有研究虽然发现结构转型削弱了 B-S 效应, 但是没有指明 B-S 效应和二元结构内在的、定量关系。由于二元结构的存在,在 一国经济追赶的过程中,劳动供给弹性大,导致劳动生产率、工资率和一国价格 水平之间的传导效率不高,出现实际汇率长期保持稳定、甚至贬值的现象。 本文将二元结构和 B-S 效应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下,采用 Hansen 的非动态 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了处于不同二元结构门限值下的 B-S 效应,揭示了 B-S 效应 随二元结构变化而变化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人民币汇率之谜”和近年来 “用工荒”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内在关系。 研究发现 B-S 效应存在基于二元结构“双门限效应”,中国 2001 年二元结构 跨过了第一门限值,其后逐渐接近第二门限值。2001 年之前 B-S 效应不显著,也 即 B-S 效应不存在,然而这期间贸易条件恶化、开放度的上升和货币供给的增加, 推动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就出现所谓的“人民币实际汇率之谜”。2005 年以来, 贸易条件、开放度和政府支出较为稳定,货币的供给量相对增长。人民币实际汇 率的趋势升值,表明随着二元结构的改善,劳动生产率的传导效率提高,特别是 “用工荒”导致工资上涨,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内在原因之一。 ②通过拓展的 Ronald Shone 动态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研究央行内部干预行为 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中国社会二元结构的现状、隐性失业和双顺差的特点,不符合现有理论关于 均衡汇率的假设,现有文献在央行最优目标下的汇率研究,只是对人民币升值路 径的推演,不涉及央行最优目标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更没有涉及到均衡汇 率区间和央行最优政策选择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边界影响的分析。 本文假设中国央行的内部市场干预,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下追求最大经 济增长,同时要求内、外市场均衡,表现在均衡汇率方面,即在经济增长和通胀 的最优决策函数下,追求内外同时均衡的汇率。通过建立动态开放宏观经济模型, 利用动态规划和贝尔曼方程推导出了人民币汇率表达式,在一定的资本管制系数 下,研究了央行最优目标下的政策选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测算了人民币均 衡汇率区间,研究工作的优点在于不仅要求内外同时达到均衡,而且要求央行的 成本最小或者效用最大。研究发现:央行的政策选择影响了人民币均衡汇率边界, 资本项目的开放步伐是适宜的;超前的资本开放或僵硬的资本管制,都会造成人 民币均衡汇率的较大失衡;资本项目进一步调整,已具备的较适宜的宏观经济环 境;1994 以来央行的相机抉择政策,就人民币均衡汇率来看是行之有效的,没有 造成人民币均衡汇率失衡。 ③应用区间二次偏好损失函数,研究央行外部市场的最优干预对人民币汇率 的影响。 本文假设外部市场的最优干预指央行在汇率波动和外汇储备之间的最优抉 择。央行连续的线性干预会带来很大的政策成本和政治成本,所以理论上央行应 该存在非连续、非线性的干预,也即存在非对称干预区间。目前的文献中使用的 标准的二次损失函数,只能刻画央行对外汇市场的连续线性干预行为,无法描述 央行的非线性和区间偏好。 为此,本文应用区间二次偏好损失函数,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式建立人民币汇 率波动门限模型,利用 GMM 方法,计量央行在人民币汇率管理中的波动门限, 分析了我国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机制和方式,解释了我国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行 为偏好和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间,研究了央行干预偏好、汇率波动和外汇储备之间 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央行的区间干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结论显示:央行存在 非对称干预行为,且使人民币汇率在一个较小的、非对称的区间内波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