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呕血-遵义医学院
1.血生化检查 血氨:慢性肝性脑病多有血氨增高,急性肝性脑病血氨多正常。 血浆氨基酸: 正常人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3, 门-体分流时1。 --辅助检查 2.电生理检查 脑电图(EEG):不仅有诊断价值,且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诱发电位:诊断轻微肝性脑病。 临界视觉闪烁频率:监测视网膜胶质细胞病变,诊断轻微肝性脑病。 --辅助检查 3.心理智能测试: 书写、构词、木块图、简单加减法、数字连接实验等。 诊断轻微肝性脑病。 --辅助检查 4.影像学检查:CT、MRI。 急性HE:脑水肿; 慢性HE:脑萎缩; 除外其他颅脑病变; 磁共振波谱分析:测定胆碱、谷氨酰胺、肌酸等含量变化。 --辅助检查 1.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侧枝循环,有肝性脑病的诱因; 2.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扑翼样震颤; 3.明显的肝功能损害;血氨增高; 4.脑电图异常; 5.心理智能测试、诱发电位、临界视觉闪烁频率异常; 6.CT、MRI:除外其他颅脑病变。 --诊 断 应与其他引起昏迷的疾病鉴别: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低血糖; 尿毒症; 脑血管意外; 颅内感染; 镇静药过量等。 --鉴别诊断 第八章 肝性脑病 遵义医学院消化系统疾病整合医学课程 遵义医学院消化系统疾病整合课程 第十七章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肝性脑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 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病理。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 是严重肝病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智力减退、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又称肝昏迷(hepatic coma)。 --概 述 各种严重肝病及门体分流:肝硬化(主要原因) 门体分流 重症肝炎 爆发性肝衰 原发性肝癌 严重胆道感染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 大量排钾利尿 放腹水 高蛋白饮食 安眠镇静药 麻醉药 便秘 尿毒症 外科手术 感染 --诱因 氨中毒学说(主要) 神经递质学说 锰离子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一、氨中毒学说: 是引起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特别是门-体分流性。 --发病机制 ㈠氨的生成和代谢 1.生成:血氨主要来自于肠道(90%)。 谷氨酰胺 NH3+谷氨酸 尿素 NH3+CO2 --发病机制 细菌 代谢 2.吸收:受结肠pH值影响。 NH3 NH4+ pH6 pH6 弥散 入血 转运至 肠腔 --发病机制 3.清除: 肝脏合成尿素和谷氨酰胺(主要途径); 组织利用、肾脏排泄、肺呼出。 --发病机制 ㈡氨中毒的机理:NH3透过血脑屏障。 (1)干扰三羧酸循环:影响乙酰CoA生成。 (2)增加脑对中性氨基酸的摄取(酪氨酸、苯 丙氨酸、色氨酸—抑制脑功能)。 (3)脑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大量谷氨酰胺(脑细 胞水肿)。 (4)直接干扰神经的电活动。 --发病机制 二、神经递质的变化 1.γ-氨基丁酸/苯二氮唑(GABA/BZ)神经递质 GABA/BZ复合体共同调节氯离子通道。 NH3上调脑星形胶质细胞BZ受体表达,促使氯离子内流而使神经传导被抑制,从而诱发HE。 --发病机制 2.假性神经递质: 兴奋性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谷氨酸、门冬氨酸。 抑制性递质:5-羟色氨、γ-氨基丁酸、 苯乙醇胺、谷氨酰胺。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传导神经冲动作用很弱,称为假神经递质。 --发病机制 3.色氨酸: 色氨酸与白蛋白结合,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肝硬化:白蛋白↓→游离色氨酸↑→透过血脑屏障↑→脑内代谢生成5-HT、5-羟吲哚乙酸(抑制性神经递质)↑→肝性脑病(睡眠倒错)。 --发病机制 三、锰离子 锰具有神经毒性。 正常时肝分泌至胆道,排入肠道。 肝病时进入体内循环,沉积于脑,直接对脑组织损伤,还影响5-HT、去甲肾上腺素、GABA等神经递质功能,星形细胞功能障碍,与氨有协同作用。 --发病机制 急性肝衰HE:脑水肿(50%)。 肝硬化HE:AlzheimerⅡ型星形细胞。 --病 理 根据病理生理不同分型: A型:发生于急性、亚急性肝衰。 B型:门-体分流型。 C型:发生于慢性肝病、肝硬化,最常见。 --病理分型 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紊乱:性格、智力、行为、意识。 运动和反射异常:扑翼样震颤、肌阵挛、反射亢进、病理反射。 临床过程分5期:0~4期(各期可有重叠)。 --临床表现 0期(潜伏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