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方法

浅析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方法   摘 要:阐述了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了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方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 路基 质量控制   前言   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路基施工的土石工程量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与排水、桥涵、防护、路面等工程相互交错、关系密切,并受地质、地貌、气象、地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1 市政道路路基填土与压实   市政道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路堤的整体性,源自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结合现有施工条件,改进填土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是确保路基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1 路基填料   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规定了标准要求,采用CBR值表示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高速公路对路床填料提出了限制条件:上路床O~30cm填料最小强度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30~80cm填料最小强度CBR值为大于5%,路床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如掺生石灰等稳定材料的方法处理,其他等级公路按JTGFl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1.2 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中,普遍采用了18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配合18-21t的静碾光轮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静碾光轮压路机使每层压实表面平整度和压实度得到了保证,对于提高路基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路基80-150cm部分的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4%,对其他等级公路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了相应的标准。   1.3 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压实要达到规范的压实标准是相当困难的。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对此做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1-5个百分点;二是对于碾压时填料稠度控制在小于1.1-1.3之间,填料液限大于40%—7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处理。   1.4 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1)湿陷性黄土路堤施工时,做好填挖界面的纵向结合,清除坡面杂草,挖好向内倾斜不小于lm的台阶。如结合面陡立,无法挖成台阶时,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若地基土层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压力时,可考虑采用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   (2)湿陷性黄土含水量过小时,应均匀加水再行碾压;如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至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碾压,也可掺入适量生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要求掺拌均匀无颗粒,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2 路基表面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许多路害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另外,从保护环境、不损害当地农业水利设施出发点考虑,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良好排水系统,并与地区规划相协调。在路基施工中,重视路基施工中的排水问题,避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1 地面排水   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上的排水沟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已广泛采用。高速公路通过水网地段路基,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沟渠重新布置排水系统,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路基的工程质量。   2.2 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的作用是将可能停滞在路基范围内地面水迅速排除,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流入路基内。积水排出路面有二方式:第一种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集水槽流水,每隔30~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分隔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在西部降水量地区大多采用在中央分隔带设过水槽排水。第二种是分散排,用于西北地区地势平坦、路线纵坡小于0.3%的长路段,除了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经过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带,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口造成路积水,改进的方法是硬化路肩,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大沟坡排水等方法。   2.3 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