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将中国古诗词文化融入舞蹈教学之的思考.docVIP

浅谈将中国古诗词文化融入舞蹈教学之的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将中国古诗词文化融入舞蹈教学之的思考

浅谈将中国古诗词文化融入舞蹈教学之的思考   【摘 要】诗与舞,既是相对分隔,又同是相互融通。诗歌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诗歌的肉身,舞蹈与诗歌互为载体。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舞蹈课堂中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并对中国古诗词在舞蹈艺术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将中国古诗词文化融入舞蹈课堂的思考与初探。   【关键词】古诗词文化;艺术表现;诗词意境;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3-0171-02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具有语言文字和非语言文字两种文化类型的特殊性。作为一项非常古老的艺术形式,舞蹈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与艺术,在形式和内涵中也同样体现出极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而中国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画面,??造出优美、深邃的意境,表达出诗人词人深挚的情感。它的创作同样是博大精深,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   舞蹈和古诗词这两个看似不相及的艺术形式却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产生了奇妙的缘分。有很多舞蹈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中国的古诗词,同时,又有很多古诗词细致地描写刻画了关于舞蹈的场景。可以说,舞蹈与古诗词在历史中扮演着互相装点与成就的角色,二者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做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   在人类历史中,自哲人们开始讨论美,美学家探索美学时起,人们就认为艺术应当成为一种美的教育。我国学者王国维最早提出“美育”概念,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1912年就提出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为“四育”,并将它们列入教育方针。而在美育中,舞蹈艺术无疑充当着重要角色。舞蹈是一种被哲学家、艺术史家、美术家称为“艺术之母”的艺术,是人类早在蒙昧时期就产生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古老艺术之一。早在语言文字没产生之前它就达到很高水平,一开始就为全民所拥有。因此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说它还是“一切语言之母”,优美的诗词、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实施美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一、中国古诗词在舞蹈艺术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营造舞蹈艺术意境   自古以来商周的礼乐,汉魏的舞戏,唐宋的乐舞等等,像一根舞蹈文化的线索,从古至今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套整体有序的舞蹈体系。自古以来便有很多文章诗词来描写舞蹈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有很多古诗词被舞蹈用优美的肢体动作来更加形象地表达它的内容和意境。正如东汉文学家傅毅在《舞赋》中曾写道:“歌以咏言,舞以尽意”。诗与舞,既是相对分隔,又同是相互融通。二者共同的目的都是在表达情感,只是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古诗词是用文字和语言来讲述说明,涵盖了情感的思想;舞蹈是用肢体、韵律和节奏来表现抒发和展现,涵盖了形象。可以说,诗歌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诗歌的肉身,舞蹈与诗歌互为载体。   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中国舞蹈,它的灵感都来源于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同样,我们也看到了不少赞美歌颂舞者的形象、介绍舞蹈描述道具服饰甚至场景的古诗词描写。使人受到启发的便是失传已久的作品《霓裳羽衣曲》,有众多的诗词得以体现,如《华清宫》中对它的描述:“天网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书写了一段唐玄宗月宫偶遇仙女的美丽神话。白居易更是做长诗《霓裳羽衣舞歌》,在诗中对此曲的结构和舞蹈动作甚至对服饰、乐器等都做了详细的描绘。而在《长恨歌》中也反复提及霓裳舞,可见此舞在当时的盛况。   (二)启发舞蹈艺术表现力   中国最原始的舞蹈可以从祭祀、劳作、求偶、游戏这四大主题作为起源分类。《诗经》中则描述了许许多多关于舞蹈的诗篇,这些描写歌舞场面的诗篇也是类型丰富多彩,舞蹈与古诗词中的体现无处不在。例如《宛丘》,将女子歌舞与情感糅合化为动人诗句二“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询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击,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翻。”《诗经》不光有描写纤纤女子歌舞内容,也有描写男舞者的词句。如邪风中《简兮》描写宫廷内男子舞者的舞蹈“有力如虎,执舍如组”,简洁不失雄壮的词语中,将男性舞者阳刚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   白居易所作唐诗《胡旋女》中也极尽描绘了胡旋女纵情歌舞的场景,从诗句中不难看出当时的舞蹈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风格上更近似于新疆舞。而白居易的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也是将作舞之人描绘得优美大方,飘飘若仙子一般。从诗的意境中去体会,如同跳舞之人就在现场,每一个动作都尽在眼前。可以说,诗词用优美的文字赋予了行动上的二次生命,让人在诗词内容的遐想中得到创作的启迪与灵感。   (三)塑造舞蹈艺术气质   苏联专家加里宁说过,人要是学会跳舞,连走路都会变得美观和文雅些。美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