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效衔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效衔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效衔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年9 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2010 第33 卷/第5 期/ JOURNAL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3 No .5 论 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效衔接 1 2 夏 妍 , 齐蕴博 (1.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2.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调解作为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 具有成本低廉、纠纷解决彻底、便于 际关系的恢复等优 点。 建立 民调解、行政调解与诉讼调解的制度衔接, 实现调解机制的功能互补, 将有利于缓解诉讼压力, 拓 宽公民解决纠纷的渠道, 回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调解;功能;互补;衔接 中图分类号:D 9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587 (2010)05 0043 04 解的主动性, 能将纠纷“消灭在萌芽中”, 防止恶性事件的发 一、构建大调解体系的原因分析 生;三是,调解的保密性强, 不涉及公开审理, 可以保护当事 (一)“大调解”的内涵与构建背景 的隐私;四是,调解解决纠纷成本低、效力高。调解方式灵 对于大调解的内涵, 我们可以理解为, 将具有调解解决 活, 无固定模式,无须像审判那样严格执行法律明文规定的 纠纷能力的机构、组织予以整合, 取长补短, 以实现社会纠纷 程序, 可以节约当事 的时间。并且调解没有收费的要求, 的预防以及纠纷的及时、有效地解决。 较之诉讼和仲裁, 当事 解决纠纷的成本较低。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使我 当前社会, 具有调解解决纠纷的机构或者组织一般是指 们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纠纷也随之 法院、行政机关与 民调解组织。但目前, 民调解、行政调 发生转变。一方面, 民间私权意识觉醒, 各种各样的私权纠 解和司法调解发展不平衡, 各有利弊, 没有真正实现功能互 纷不断涌现,且数量惊 ;另一方面, 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纠 补和制度衔接。为了将调解的社会效果进一步提升,就需要 纷,如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企业改制和政府行为带来的纠纷 将 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大调解 等,其具有复杂性、群体性、综合性和敏感性等特点。 的模式。大调解体系的形成, 无异于将三种调解方式予以整 纠纷的种类、数量大量激增, 但是通过法院解决纠纷的 合, 取长补短,调解的社会价值必将进一步提升。而欲构建 效果却不甚理想。一方面民风民俗的惯性和实际情况的千 大调解系统, 发挥调解的功效则必须对三种调解方式的现状 变万化往往使得以“国家强制力”为基础的“依法判决”只会 进行分析。 激化矛盾;另一方面, 法官审理案件时又不能突破法律底 [ 1] 二、三大调解机制的优势与不足 线 。因此,被 们忽视了多年的调解的社会功效又重新 引起了国家的关注。 (一) 民调解的优势与不足 (二)大调解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民调解是指在 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 以国家法 以调解来解决纠纷在我国是有悠久历史的。早在西周 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 对民间纠纷的当事 奴隶制时代就有关于调解的记录。调解解决纠纷的社会价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