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十则公开课.pptVIP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间词话》十则公开课

导入:《红楼梦》中有一段写林黛玉听戏文,听到的是《牡丹亭》里的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之后感叹一句“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道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学习目标: 1、结合文本、概括、解释并能举例说明“境界说”的基本概念及观点。 2、学习运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来鉴赏诗词。 3、学习第一至六则。领会王国维“境界说”中“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与联系。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出生。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生平著述3种。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7年6月,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整体把握 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内容:? 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第二至六则,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第七至十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理解“境界”的内涵 读第一、五则后,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例: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有“境界”吗?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境界:一组融合了诗人情感的物像组合成的一种情境,是情与景的交融。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物本无意,实乃诗人主观情绪的浸染(亦可提“移情”)。你还读过哪些这样的句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我们读过的诗句中有写“无我之境”的吗?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问题探究 1、袁行霈在《中国文学概论》中这样解释“意境”: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像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袁行霈的观点与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是否矛盾?怎样理解? 不矛盾。即使是“无我之境”也是有“情景交融”的。还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这里我们很难看出作者的情感在哪里,但是是不是完全没有感情呢?实际上陶渊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情融化于景中,隐藏其下。 所以“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有我之境”情在景上,“无我之境”是情在景下。 2、王国维认为这两种境界那种更高明?为什么? (为什么创作“无我之境”更难?) 人莫不有七情六欲,观景赏物莫不带有主观上的一些色彩,形成文字,多表现为“有我之境”;相对而言,灭绝掉主观情思,超然物外,达到物我浑然的境地,写出“无我之境”就比较难了。 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角度谈“境界”。包含三层含义: 1.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韵,不只求形似;情真,发自肺腑,诚挚深切,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2.出境界需情景交融。? 3.除了以上内容,形式两方面之外,还需炼字的技巧。 迁移:王安石《泊船瓜州》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王安石曾用过“入”“过”“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结果“绿”?成全诗诗眼,说说“绿”字怎么好?? 形容词用如动词,和煦春风吹拂下,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 ? 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 第一步,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的经验,独辟蹊径; 第二步,要苦思苦想,孜孜以求,无怨无悔; 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索中顿悟,犹如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开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