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适应实现或对话儒家传统对现代性冲击回应方式的考察-南华大学
通識教育 與跨域研究 General Education and
第 六 期 Trandisciplinary Research
民國九十 八年 六月 No.6 June, 2009
頁 1 ~ 頁 2 6 pp.1~26
適應 、實現或對話 ?─儒家傳統對現代性衝擊回應
方式的考察
張錫輝
南華大學文學系暨通識教學中心助理教授
摘要
本文回溯了百年來儒家傳統與現代性交往的歷史,從反省批判中 ,希望
找出一條儒家傳統與現代性之間應有的交往之道?「現代性 」在近代中國思
想界取得全面地勝利與合法地位的現象 ,正是「現代性 」往全球擴張的結果 。
從儒家傳統的立場著眼 ,百年來最關心的問題 ,即是面對現代性的衝擊 ,儒
學在當代是否仍有其必要 ,或者只宜作為過往之歷史或哲學史以供學者研
究 ?對此 ,百年來的中國知識界有三種回應方式 :第一是在民國初年最先被
提出的方案五四的「反傳統主義 」。第二種方案是各種各樣的 「適應說」,
而種種「適應說」當中 ,最首要的就是 「創造性轉化 」。第三種方案則是新儒
家的「實現說 」。這些方案的共同問題 ,在於只是一味地貫徹執行自己的觀點
或是單純的自我表現 ,而不是在進行對話,因而也無法允當地進行詮釋 。本
文主張,真正的對話是對話的雙方「彼此結合成一個新的共同體 」,儒家傳統
與現代性之間應有的交往之道 ,應該在於期待這樣的一個共同體的產生 。
關鍵字 :儒家傳統 、現代性 、保守主義 、五四運動、創造性轉化
本文是針對我在南華大學通識中心開設之核心課程 「儒家傳統與現代性」導論部分所作的
基本論述,限於論文篇幅之故,「儒家傳統與現代性」課程的諸多單元當俟日後一一為文 。
1
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 第 六期 2009年6月
一、前言
從十九世紀末葉以來,中華文化就開始面臨一系列的衝擊、改變甚至自
我否定 ,這種自我否定的過程導致了中國近代陷入一種深深的迷惘中,即不
知應當以何種態度面對新時代的改變?以及自我的定位?從清朝末年的 「中
體西用」到民國初年的 「西體西用」再到新儒家的 「返本開新」,各種方案一
時間紛然並呈好不熱鬧。這些不同構想的提出 ,只有一個目的,即如何面對
西方現代性的衝擊 。
面對西方現代性 ,民國以來的中國社會之各領域皆抱持著全然贊同的姿
態 。以文學這個領域為例 ,經典名著 《中國現代小說史》的作者夏志清 ,一
直有個感嘆 ,即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小說多半缺乏深度 ,甚至在道德意識上
顯得膚淺 ,而其原因主要在於整個時代的作家將關懷的焦點集中在國家的與
思想上的問題,而對個人命運與現代性的黑暗面缺乏意識。因此在感時憂國1
的情懷籠罩下 ,他們無法像西方現代文學那樣對現代性加以思考、反叛 ,甚
而提出深刻之洞見 。他們不將中國的問題視為現代世界的病態,反而視中國
之困境為獨特現象 ,以為西方的思想 、制度可以挽救中國之危亡 。一味崇拜
現代性的正面價值 ,與將自我拘限在中國的國家民族的問題上 ,使這些作家
流于狹隘的愛國主義 。2
夏志清的感嘆很敏銳地捕捉住中國近代的基本問題 ,即不能正視自我作
為一個人類的身份 ,深入挖掘生存世界的問題 ,反而成為國族的俘虜。一味
地崇拜現代性 ,將之當成解救家國的權威 。雖然將傳統推倒了 ,卻不見得自
由,因為整個時代已經迎來新的權威。五四時期的知識份子以為自我正在進
行一場中國的啟蒙運動,實則卻是反啟蒙的。因為按照康德1784年所發表的
一篇文章〈何謂啟蒙?〉中所揭示的啟蒙精神:「人類有勇氣運用自我的理智
以脫離自我招致的不成熟」,啟蒙意味著人類敢於運用自己的理性,脫離權威
的羈絆去思考。中國近代對於現代性的迷戀,其實限制了中國知識份子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知识更新的两类模型-复旦大学.PDF
- 知识窗你对作者有多少了解.PPT
- 知识更新-翻转教育概念.PDF
- 睿通传媒LED三棱旋转魔方柱6.PPT
- 研制设备检修档案信息系统.PDF
- 社会学理论传统及其发展脉络探析社会学理论传统及其发展脉络探析.PDF
- 福建医科大学心理与行为教学中心.PDF
- 空间外溢与金融发展的俱乐部趋同以长三角城群为例.PDF
- 穿梭潜意识的魔术师催眠术初探-东莞台商子弟学校首页.PDF
- 立台中一中106学第二学期期末考高二国文试题科目代码01.PDF
- “十五五”重点项目-硅胶止血袖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城市包容性增长如何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docx
- “十五五”重点项目-硅铝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搅肉刀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2024)冀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售后服务流程规范考试题.docx
- 长山头初级中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doc
- “十五五”重点项目-硅酸钙绝热保温制品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轿车水泵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2024)桂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