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切都与‘人’切身相关-哲学的文本诠释与神话的诞生-东吴大学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第 26 屆系際學術研討會
一切都與「人」切身相關-
哲學的文本詮釋與神話的誕生
黃筱慧
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1. 由「何謂哲學?」看創意:概念的創造與意義的誕生
這是一篇有關哲學詮釋學的應用的論述,我們選取法國哲學界針對何謂哲學
的一種解讀出發,透過概念的創造這個方向,思索人文教育的創意哲學教育,法
語哲學的詮釋學理論,其中有一條進路為詮釋學者呂格爾(Paul Ricoeur)的文本
理論,依照德勒茲 (Gilles Deleuze)的說法,思考哲學這個概念時必須運用內在
平面的開展,本文將由此出發探討一種運用內在平面處理物品的創意,並進一步
由概念與內在平面,展示出我們可以如何運用這兩種理論處理哲學對創意的誕生
的貢獻。我們深深希望可以為當代的人文創意教學與教育,提供當代法語哲學的
詮釋學與符號學合併運用,我們認為每一個事物的內在平面的開展是當代哲學界
可供諸種的人文科學思考與學習的一種創意的但又是具有哲學深度文本解析的
應用。因此本文將由哲學是概念的創造這一個答案轉化為如何應用哲學的兩個科
目—詮釋學與符號學的應用,將德勒茲所說的內在平面由一個物件表達與詮釋出
來。本文認為哲學的應用可透過概念的創造,以文本 ( text)為單元,將論述
(discourse) ,亦即邏各斯(logos)1 ,亦即指一種某物被看見的一種看法,透過內
在平面的陣盪轉化出來,當它出現之後我們將運用語言將它定下來,此刻新的文
本則被誕生。
當代法國哲學家德勒茲曾在一本名為何謂哲學 的書中,回應何謂哲學這個問
題。他以概念的歷史與組成、自身的組成部份的重合 (coïncidence )、凝結
2
(condensation )、或是聚集(accumulation ),描寫何謂概念 。德勒茲將哲
學描寫為概念的創造,我們如果深思這位學者對哲學史上的諸種論述與連接式的
評估,將不難看出他運用了深厚的哲學功力,遊藝於西洋哲學史之間以絲毫不混
1 Martin Heidegger, trans. by John Macquarie and Edward Robinson, Being and Time
(New York: SCM Press Ltd., 1962), pp. 55-57.
2 Gilles Deleuze et Félix Guattai, 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Paris: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1991, p.25.
1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第 26 屆系際學術研討會
亂的敘述,道出哲學人的活動史,例如蘇格拉底(Socrates)由概念中一一將對手
擊敗,柏拉圖 (Plato)將人們吸引回洞穴內靜靜聆聽他的哲學,但卻時常忘懷自
己到底是身處一個巨大的攝影棚內3 ,還是真的已經由閱讀柏拉圖而出走成功?!
德勒茲回返樸實的路線,寫出了古代哲人由所謂的一的整全概念,創出一片江
山,他說一個哲學的偉大在於其概念將我們喚入或是讓我們能從這些概念中析離
出的事件之性質。以哲學為創造性的學科在最小的細節上考驗概念間獨一、專屬
的關連。概念屬於哲學而且非他莫屬。4
德勒茲認為若說哲學始於概念的創造 ,則內在平面便應以在先哲學的(pré
-philosophique)情況視之。其已完成預設,而方式並非一個概念回指其他概念,
而是概念將自己回指到一種非概念式的理解上。在笛卡兒的直觀理解與柏拉圖的
5
現今一切概念之雙重化的已思 (déjà-pensée )虛擬形像 。哲學同時是概念的創
造和平面的建立6 。
這讓我們不禁回想到古典西方哲學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哲學家,希臘學者亞里
斯多德(Aristotle亦在形上學 7 中,描寫過四因說的理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3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ppt
- 室外电气管线技术交底.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油气管道工程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填充改性讲义.ppt
- 《海洋石油工程设计指南》 第04册 平台结构设计完整版.doc VIP
-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3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课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pptx
-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曹冲称象的故事1《质量单位的认识》(课件).pptx
-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基本要求 v2.0.1.xlsx VIP
- 基于STM32的自动寻路消防小车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综合练习题.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