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
第 九 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一)经济一体化( economic integration) “一体化”一词在经济意义上最早运用于有关产业组织的研究和讨论之中,通常是指企业的合并,并从中衍生出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两种企业归并的组合方式。将一体化视作国家之间经济融合的观念是到20世纪50年代才形成的。由于地理上的关联是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因此,一体化首先大量呈现区域的形式。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1. 优惠贸易安排(PTA) (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 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 (二)最初级和最松散的组织形式。 典型例子:早期的“东南亚国家联盟” (一)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 (二)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 (三)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典型例子: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3、关税同盟(CU) 4、共同市场(CM) 5、经济联盟(EU) 除了特惠贸易安排之外,其他五种经济一体化形式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下表反映出来: (二)按照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1、部门一体化 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的一种产业或几种产业的一体化。如1952年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和1958年建立的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全盘一体化 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一体化,如欧盟。 (三)按照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1、水平一体化 又称横向一体化,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相似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形式。表现为“北北型” 和“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两种类型。 2、垂直一体化 又称纵向一体化,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形式。表现为“南北型” 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如NAFTA。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特点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步与第一次浪潮(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 2.第二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停止时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 3. 第三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与第二次浪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加快 2、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向纵深化发展 3、双边或多边的自由贸易区发展成为潮流 4、突破地缘限制的广泛性和多层次合作加强 5、发展中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突出 6、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运作方式更具开放性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 一、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理论的发展 1、一体化古典贸易理论:代表理论是Viner的关税同盟理论 2、一体化新古典贸易理论:代表理论是Meade的“米德模型”、凯姆普-旺定力等。 3、一体化新贸易理论:代表理论是格鲁贝尔和劳埃德的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代表理论:关税同盟理论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主要是指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及其所 带来的福利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 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净利益。包括: 生产利得,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消费利得,即由于取消关税,每一成员国由原来生产并消费本国的高成本价格产品,转向购买其他成员国的低成本,低价格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 贸易转移效应 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使一些成员国的消费者不得以低价购买非同盟国生产的更低廉的商品,只能转向同盟内的高价产品并由此产生经济损失。 4、关税同盟产生更多贸易创造需要的条件 (1)如果成员国之间以前的关税壁垒较高,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在成员国之间出现的贸易创造机会大于贸易转移机会。 (2)如果关税同盟成员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较低,关税同盟的建立不大可能导致代价高昂的贸易转移。 (3)如果建立关税同盟的国家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在这种环境中,在同盟国范围内产生低成本生产者的可能性就较大,贸易转移可能性较小。 (4)如果同盟国间经济竞争的程度高于互补的程度。这样,在同盟国中就有更多的机会实行生产专业化和贸易创造。所以,由两个竞争的工业形成的关税同盟要比由一个工业国和一个农业国(互补性的)形成的关税同盟更有可能增加福利。 (5)如果关税同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等数学 全套教案.doc VIP
- 高等数学课件完整版.ppt VIP
- 2025年冲刺-副主任医师(副高)-肾内科学(副高)考试历年(2018-2024)真题荟萃带答案.docx
- 附件整车零部件防腐技术要求.pdf VIP
- (完整版)2019修订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pdf
- 13 2.0MW风力发电机组风场安装手册第四版定稿.pdf VIP
- 《万历十五年》读书分享.pptx VIP
- 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乐考+非纸笔测试题(一)统编版.docx VIP
- 6m新型自行走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设计说明书.pdf VIP
- T∕CAMA 24-2020 农用内保温被.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