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整理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整理版.doc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 识别本公司在生产活动、设备检修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评价,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和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重大危害因素;为控制危害因素,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检验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确定、更新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以对其进行控制管理,并在新问题出现或其他情况时对其进行更新和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的生产活动、设备检修及服务过程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识别,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及控制、重大风险和更新管理等。 3.定义 重大风险: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 .职责 4.1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4.2安全员 4.2.1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危险因素的汇总和记录以及具体组织实施;。 4.2.2负责《危险有害因素汇总表》的保存。 4.3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识别和记录以及本部门危害因素的控制。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5.0 程序内容 5.1评价组织 5.1.1组织组成 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组织公司安全环保委员会人员成立风险评价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与岗位操作人员等。 5.1.2危害识别与评价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5.1.2.1熟悉本部门的生产、服务规范和技术; 5.1.2.2具有风险管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能力; 5.1.2.3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及责任感; 5.1.2.4具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现场经验; 5.1.2.5具备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或教育经历。 5.2风险评价 5.2.1风险评价目的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应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5.2.2风险评价范围 危害识别范围必须覆盖本公司所有生产、活动、服务、作业现场、设备设施、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中能够控制或使可加影响的因素,具体应包括: 5.2.2.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5.2.2.2常规和异常活动; 5.2.2.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5.2.2.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2.2.5原材料、备件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5.2.2.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5.2.2.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2.2.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5.2.2.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5.2.3风险评价准则 5.2.3.1 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法律法规可以参照法律法规获取制度和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的要求; 5.2.3.2行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 5.2.3.3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及其他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的要求; 5.2.3.4合同规定、相关方的要求; 5.2.3.5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5.2.3.6上级主管部门和顾客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使用等要求 5.2.3.7其它需要关注的要求。 5.2.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5.2.4.1各部门根据工作活动场所及其设施的特点,填写《作业活动清单》。 5.2.4.2根据《作业活动清单》中列举的作业岗位和作业活动分析辨识所涉及到的危险有害因素。将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填写到《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中,危险源的辨识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状态)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参照GB6441—199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中分为的20类事故类别。 序 号 事故类别名称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  电 淹  溺 灼  烫 火  灾 高处坠落 坍  塌 冒顶片帮 透  水 放  炮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危险有害因素按照《生产过程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分类要求中危险因素的六种类型,详细的见附件1。 5.2.4.3各部门填写《危险源分布登记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安全环保部汇总,报评价组审核和分析评价。 5.2.3.4安全环保部对各部门上报的《危险源分布登记表》进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