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用泥造型――漫画人物泥塑教学的设计.docVIP

用泥造型――漫画人物泥塑教学的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泥造型――漫画人物泥塑教学的设计

用泥造型――漫画人物泥塑教学的设计   本案特色:   本课的设计主旨在于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现状及学生学情,充分结合现有农村本土美术资源,从身边熟悉的材料入手,分组合作探究泥材的多样性,再由漫画手法激发创作,总结出一套实际可行、操作性强的适合农村学校开发美术资源的泥塑课程。整个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价轻造型重趣味,最后引导学生关注泥塑艺术的传承和交流。   教材分析:   本课《用泥造型》属于造型表现课程,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利用当地的泥材,让学生在感受泥材的特性,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爱的泥塑作品,并通过泥塑过程的尝试来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现代泥塑艺术的特点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塑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   学校地处农村山区,教学设施与教具条件有限,尤其是泥塑陶土和专业泥塑工具缺乏,但学校附近的山区、田地、工地等地方随处可见一些泥土,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探究和实践去利用这些本土资源来完成课业。再者农村学校的学生美术基础比较薄弱,审美、动手造型等能力参差不齐,但在八年级的《卡通天地》一课中都学过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创作卡通形象,因此教师应适当降低对学生造型能力的要求,注重让学生感受收集到的泥材的特性,并能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简单塑造一个漫画人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塑型,感受泥的特性。   2、通过观察→想象→发现→创造的过程,掌握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步骤。   3、体验原始泥材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各种泥材的特性,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把作品做的生动、形象、有趣。   教学活动准备:   泥材方面:教师带领三组学生去学校附近的田地里、山上、工地里分别挖了田泥、黄土、淤泥,第四组学生用报纸制作纸浆来作为实验性的泥塑材料。   泥塑工具方面:学生课前收集牙签、尺子、小刀等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初步感知,教学导入   1、播放视频《民间艺术之捏面人》,师生共赏。   学生讨论:你在生活中有见过捏面人吗?你觉得有趣吗?   2、教师出示乐清传统工艺彩泥塑作品,学生欣赏。   提问:这件作品和刚才的捏面人有何不同?猜猜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教师简介:乐清彩泥塑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盛于南宋乾道年间,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作品以手工绘彩、线条简拙、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强烈、艳丽悦耳、明朗,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   3、揭示本节课的课题:用泥造型――漫画人物泥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并以直接的视觉、触觉的感受,让学生对泥塑艺术有初步的认知体验。同时向学生展示乐清的传统工艺,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并激发学习热情。   二、体验材料,展开教学   1、师过渡:泥土,是大家平时最常接触到的事物,能说说你们都见过些什么土吗?   2、小组合作,体验材料   (1)根据课前准备的四种泥材将学生分为四个体验组,每组探究一种泥材。如图:   教师引导:可通过观察、拍打、揉捏、敲击和塑形等方式感受泥材。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一小组:体会田地里的泥土材质,俗称“烂乌泥”。   杂质多,易干,易裂。   第二小组:体会山上的黄壤材质,俗称“黄金”。   较细腻,粘性较强,不易干。   第三小组:体会工地里的淤泥材质,俗称“青紫泥”。   最细腻,粘性最强,可塑性强,但不容易取材。   第四小组:体会自制的纸浆材质。   材料环保,便于保存和后期装饰、制作,但制作过程繁琐。   (2)每组学生根据自身感受填写下表,并与其他组分享结论。   体验材质   取材   外观   手感   可塑性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体验实践,大家了解了泥材的基本特点,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大师是怎么发挥泥的特性,塑造千变万化的形象。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泥塑材料,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泥塑材质,开阔学生的思维,学生不仅对自己手上的泥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体会到了泥塑材质的多样性和不同材质的不同特性。   三、欣赏名作,了解技法   师:通过刚才的实践体验我们已经了解了泥材的特点,那么在艺术大师的手中,这些泥土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呢?   教师引领学生欣赏民间艺术家的泥塑作品。   (1)风格赏析:   A、《掷铁饼者》(古希腊雕塑)与《齐白石胸像》(张充仁)   分析:《掷铁饼者》是欧洲写实雕塑的代表,其对人体解刨结构刻画到位。《齐白石胸像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