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医学----猝死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医学----猝死课件.ppt

1.大脑出血:常见于高血压性 壳核部 外侧——多见——灶小 2.桥脑出血:高血压病及动脉粥样硬化 昏迷快,高热,瞳孔极度缩小 3.小脑出血:快,幕下压迫脑干 6.2.6 肺炎 1.大叶性肺炎:青壮年 (1)休克型:起急,进展迅速,毒血症(暴发型) (2)逍遥型:无症状 2.支气管肺炎及间质性肺炎:儿童,病发症或原发(婴儿 ) 大叶性肺炎,灰肝期 尸解所见:胸部及体表其他部位未见损伤。心重525g,左心室肥大,左、右心室扩张。 膈面房室沟以下、后室间沟两侧可见9.7cm×6cm的透壁性出血梗死区,乳头肌未见断裂。距室间隔膜部下4cm的室间隔近心尖处见一梗死后穿孔。此外,在房室沟下方0.5cm处的右心室后壁梗死区内有2个小囊腔,其直径分别为1.2cm和0.8cm。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左主干病变1级,左前降支4级伴有钙化,左旋支4级,右主支4级,在距右主支开口2cm处有一长1.4cm的新鲜附壁血栓形成。 镜检:左心室后壁大片心肌坏死,其周围有明显的出血带和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邻近的心肌细胞胞浆呈空泡状。右心室壁梗死区心肌及心外膜下脂肪组织也发生大片坏死及重度出血,伴有中性白细胞浸润。右心室后壁梗死区的囊腔内有附壁血栓形成。右主干4级斑块致管腔完全闭塞。 病理诊断: ①冠心病,左、右心室后壁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左主干病变1级,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主支均为4级,右主支并发斑块内出血及新鲜血栓形成;梗死区心肌软化及囊腔形成; ②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及扩张; ③主动脉粥样硬化症; ④脑动脉粥样硬化症,脑水肿; ⑤慢性肺淤血; ⑥慢性肝淤血(槟榔肝); ⑺脾细小动脉硬化症。 鉴定结论: 在患重症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因右主支并发斑块内出血及新近血栓形成、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而死于急性心力衰竭。 6.2.2 原发性心肌病 定义:原因未明而非继发于全身或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的原发于心肌自身的心肌损伤; 分型 (1)肥厚型。 (2)扩张型(充血型) (3)限制型 (4)致心律失常型 (5)未分类型 诊断标准4阴4阳 阴(1)无冠状动脉病变功畸形(冠状动脉正常) (2)无瓣膜病变或畸形(瓣膜正常) (3)无高血压 (4)无心内外分流(先天畸形) 阳 (1)心肌肥厚,心腔扩张 (2)心内膜增厚,纤维化 (3)心腔内有附壁血栓形成 (4)心肌变性坏死,纤维瘢痕形成 有4阴,同时有1-4阳即可 死亡机制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肥厚性心肌病 左右心室明显肥大 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与左心室厚度比为1.5~1.8:1(正常为0.95:1) 镜下肥大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 某男,30岁,工人。某日上班劳动未发现异常。当晚九时与妻性交后入睡时,妻听其有鼾声,叫他不应,推之不动后,发现已死。尸检见心脏明显增大,重800g。室间隔厚1.6cm,左心室游离壁厚1.2cm,心腔狭小。双肺水肿。末发现心脏血管有先天性畸形和其他后天性病变。光镜下,心肌纤维普遍肥大增粗,排列紊乱,心肌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扩张性心肌病 心脏四腔扩张、两侧心室肥大、心脏重量在400~700g, 左室壁通常不比正常厚,心尖部变薄,乳头肌扁平,肉柱间常有附壁血栓。 扩张的心腔内膜轻度弥漫性增厚或由于附壁血栓机化呈不规则斑块状增厚。 光镜下,心肌纤维呈不均匀性肥大。心肌细胞核增大。心内膜及间质纤维化常见并有多发散在淋巴细胞灶状浸润。 某男,38岁,农民。某日因盗窃电机被抓获,在带回公安局的路途中逃跑,被民警追赶约30米远后突然倒地, 当民警赶到踢其臀部一脚时,发现已死亡。 尸检体表及内脏未见损伤。心重400g,左右心室腔明显扩张,乳头肌及肉柱变扁平,心内膜呈散在灰白色增厚。镜下,心肌排列紊乱,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并有脂肪浸润。双肺重1620g,切面有粉红色液体流出。鉴定其系在扩张性心肌病基础上,由于疾跑及精神紧张等诱因作用,突然使心脏负担加重而失代偿,致全心衰竭而猝死。 6.2.3 心肌炎 病因: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免疫性 病变:心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变性坏死,心肌间质灶性纤维化; 死亡机制:心力衰竭 心肌炎鉴定要点 心肌间质检见较多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局部心肌有明显的变性坏死病变 死前症状表现要有心慌、心音低钝、相应的心电图改变等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