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测试题(卷)岳麓版必修.doc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测试题(卷)岳麓版必修.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可编辑 PAGE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古人认为“王”字三横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竖代表能同时通达三者。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下列关于“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B.在“皇帝”出现之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C.反映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D.神权对立于王权 【解析】 古代王权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D项说法错误。A、B、C三项皆与史实相符。 【答案】 D 2.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解析】 由题干中的“授土”“授民”,可以判断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故选B。周天子是在实施分封,排除A;C错在“相似”;题干材料与“重视礼仪制度建设”无关,排除D。 【答案】 B 3.西周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而极力推行宗法制。对此,下列有关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B.小宗掌握主祭祖先的特权 C.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权 D.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宗法制下大宗掌握主祭祖先的特权;宗法制确立了世卿世禄制度;分封制的核心是“授土”“授民”,故B、C、D三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正确。 【答案】 A 4.“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里的一段歌词,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来源于(  ) A.宗法制       B.君主专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家国一体”是宗法制的特点。 【答案】 A 5.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为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 【解析】 “维护皇权独尊”仅局限于对皇帝名字的避讳,所以A项不正确;从对于避讳制度的解释可以看出“尊老”,但没有任何爱幼的体现,故B项不正确;避讳制度对“凝聚血脉亲缘”没有帮助,故D项不正确;避讳制度强调的是幼尊长、少敬老、下级尊重上级、臣下敬重君王,即强化尊卑等级制度,所以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 6.《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曾引用谚语“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来比喻君臣之间的关系。这说明(  ) A.战国时期世袭制逐步被破坏 B.“家国一体”的局面开始形成 C.君臣关系实质是一种买卖关系 D.分封制下贵族政治关系稳固 【解析】 材料中“主卖官爵”的意思是指出现了君主卖官爵、官位不是世袭而来的现象,“臣卖智力”是指通过个人能力获取一定的官职。再根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可以看出是战国时期,由此判断战国时期世袭制逐步被破坏。 【答案】 A 7.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弭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解析】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反映了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强化的历程。因此B项正确。 【答案】 B 8.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表述有误的是(  ) A.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重要体现 B.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 C.杜绝了政治腐败和低效现象 D.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稳固了统治基础 【解析】 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也不可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答案】 C 9.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解析】 材料中崔祐具有封驳审议的权力,根据三省的分工可判定供职于门下省。 【答案】 B 10.《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