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数据挖掘系统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中医用药规律及治疗思路探究.doc
基于数据挖掘系统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中医用药规律及治疗思路探宄
[ ]目的:总结、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 ) 的中医用药规律及治疗思路。方法:应用CNKI中文期 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95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 曰期间,公开发表的所有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症相关文献,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病 例采集系统》、《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挖掘平台》进行数 据挖掘和统计学处理。关联分析最小支持度>0.14的进 行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对最终纳入的137篇文献 分析所得,最常见的6种证型为肾虚血瘀型、肾阳衰 微型、脾气虚弱型、湿热瘀滞型、湿热内蕴型、阴虚 火旺型;最常用药物种类为茯苓、车前子、泽泻、王 不留行等为代表的利水渗湿药,其次为熟地、牛膝、 山药、黄芪等为代表的益气养阴药,以及当归、桃仁、
穿山甲、丹皮、桂枝等为代表的活血化瘀药;常用药 对以泽泻与丹皮、黄柏与知母、莪术与三棱、淫羊藿 与巴戟天、黄芪与党参为代表的补泻相兼、滋阴降火、 活血化瘀、益肾壮阳等相须相使的经典药对。结论:
经过以上数据挖掘分析得到的证型、药物、药对综合分析后得出,治疗BPH大多从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补肾助阳三方面着手;其分析结果具有合理的理论依 据,对临床治疗BPH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用药规律;治疗思 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本病随着年龄增加, 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据报道,50岁左右约为40%,到 80岁可达70%-80%,是我国老龄化社会亟待解决的重 要课题之一。本病临床表现以下尿路症状为主,伴随 尿频、排尿困难、急迫性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症状, 严重者甚至会影响肾功能。传统中医文献中无此病记 载,根据症状及体征将其归属于中医“癃闭”范畴。 西医治疗以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但副作用明显, 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相比之下中医药治疗此病优势 独特,不良反应小,拥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历代中 医学者对此病的治疗百家争鸣、见仁见智,因此本文 对近20年在 上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 生的文献进行整理,以总结分析中医对BPH的用药规 律及治疗思路,为该病的中医药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检索
对1995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CNKI中
文 全文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以“良性前列腺增 生症”或“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良性肥大”或“前 列腺肥大”或“BPH”和“中药”或“方剂”或“中 医药”或“汤剂”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
1.2文献纳入标准
(1)诊断标准,根据《2011版中国泌尿外科疾 病诊断治疗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诊断标准。 (2)中医药(包括中药、方剂、汤剂、中草药等)治 疗BPH文献;文献类型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各名医 名家临床经验、案例报道。(3)文献中明确提到辨证 分型及相应的方剂药物治疗。
1.3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2)单纯使用西药、复方 制剂、中成药、针灸、单味中药治疗BPH的文献。(3) 综述类文献、基础研宄类文献(动物实验,药物提取 试验)、重复发表等文献。(4)用药后临床症状无明显 改善。
1.4资料处理、数据库建立及分析
从筛选的137篇文?I中提取辨证分型及各种证型 的用药数据,经整理及核对后,录入《中国中医科学 院西苑医院科研病例采集系统》,运用《名老中医学术 思想挖掘平台》进行挖掘并描述用药的频次及常用药 对等。
1.5中药名称规范化
所录入的中药名称一律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 院门诊病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如将“生/炙甘草”统 一为甘草,将“橘皮/红”统一为“陈皮”,将“法/ 姜半夏”统一为“半夏”,将“生芪”、“蛇舌草”、“炒 杜仲”、“生地黄”、“熟地黄”、“墨旱莲”、“川断”、“山 萸肉”等统一为“黄芪”、“白花蛇舌草”、“杜仲”、“生 地”、“熟地”、“旱莲草”、“续断”、“山茱萸”等。最 后将所得到的数据由2名研宄者分别输入《中国中医 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病例采集系统》,完成后再交叉核 对,遇到不一致处讨论后进行解决。
结果
2.1文献筛选结果
以上主题词共检索出相关文献392篇,纳入符合 要求的文献137篇,其中共出现13个证型,有6个证 型出现频率超过10°/。,依次为肾虚血瘀(45.3%)、肾 阳衰微(28.5%)、脾气虚弱(13.9%)、湿热瘀滞(13.1%)、 湿热内蕴(13.1%)、阴虚火旺(10.2%)。见表1。
2.2常用药物出现的频次及频率
从所纳入的137篇文献中,统计出共使用方剂203
个,中药219种,出现频次2316。其中治疗良性前列 腺增生症最常见(使用频次大于33次以上,包含33 次)的中药共21种,其中利水渗湿
文档评论(0)